電價改革已經箭在弦上。新方案能否順利落實,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困擾電力行業的諸多頑疾,能否打破體制障礙,成為大家關注的共同話題。
“今年能源價格改革的力度會比較大,我很期待。”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的意見也代表了業內人士的普遍期待。
2015年被認為是能源價格改革的“沖刺年”。其中,電改將首當其沖。去年12月31日,“新電改”方案已經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正式通過。據媒體報道,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新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透露,新電改方案預計半年后出臺。
可以說,電價改革已經箭在弦上。新方案能否順利落實,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困擾電力行業的諸多頑疾,能否打破體制障礙,成為大家關注的共同話題。
打破“黑箱”
新電改方案雖然還未發布,但其主要框架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據記者了解,這份名為《關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文件,主要精神可以概括為“四放開、一獨立、一加強”,即輸配以外的經營性電價放開、售電業務放開、增量配電業務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供電計劃放開,交易平臺獨立,加強規劃。
由于該方案從爭議較大的“拆分電網”“輸配分開”轉到了“放開兩頭,監管中間”的方向上,因此被外界稱為“溫和版”電改。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電力經濟研究咨詢中心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電力體制改革專家咨詢組專家曾鳴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新方案在2015年有兩個方向肯定會擴大試點。一是輸電價格核算會繼續擴大試點,除了深圳、蒙西,還會繼續擴大到其他幾個省級電網。
所謂“輸配電價”,此前一直是由電網購銷差價倒推而來,因此被稱作“黑箱”,實際輸配電成本只有電網公司知道。而在新電改方案的原則下,國家監管部門得以開始對電網公司進行成本核算。
“輸電價格試點是電改方案中的重要一環,可以把電網公司的盈利模式由過去‘吃差價’改成基于有效資產來核定收入。把電網企業按照公用事業來管這是必要的,不能再設個‘黑箱’,坐吃兩頭盈利,也沒有監管。”曾鳴認為,輸電價格改革不會遇到太大阻力。“這件事必要且可行,模式比較成熟,國際上也有經驗,電網公司都是央企,會按照國家要求改革。”
此外,曾鳴認為,由于現在普遍存在的產能過剩問題,在更多省試點大用戶直購電今年也會鋪開,而且會更加規范,按照市場規則、模式、機制規范進行。
但是,對于深圳試點中較為引人關注的售電側放開,曾鳴則對擴大試點并不樂觀。據悉,目前深圳已經成立獨立售電公司,各種民間資本都有機會進入售電市場。
曾鳴認為,售電側放開涉及到配套政策、價格體系等障礙,特別是交叉補貼比較多,短期內不可能快速走向市場。因此,今年可能還是做一些實施細則的研究和制定,不會有實質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