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在寧夏開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廠區,工人將廢舊風機葉片初級拆解后,按不同部件整齊堆放;生產線上,四五名技術人員對設備進行升級調試。據介紹,一扇重達20噸的風機葉片,經過拆除、分解等一系列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后,依據其不同成分,最終轉化為各種樹脂粉料及玻璃粉料,應用于下游產業的塑料或水泥生產中。
自風力發電在寧夏推行以來,一臺臺風力發電機在戈壁灘上源源不斷地輸送著綠色能源。然而,隨著風力發電行業迅速發展,即將退役或已經退役的風電葉片亟待妥善處理。“根據風電機組葉片的設計使用情況,其壽命一般在25年左右。2025年至2027年,寧夏及周邊地區的風電機組葉片將迎來首批退役潮。”寧夏開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楊潔說。
風電機組葉片每扇長80米或108米,重20噸,其構造成分除鐵、銅線外,內部骨架還包括巴沙木、熱固性樹脂、玻璃纖維、碳纖維等材料,具有難以溶解、不易降解的特性。楊潔坦言,風機葉片的處理存在兩大難點,一是對熱解溫度的精準控制,二是對再生纖維拉伸強度的控制。
寧夏開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西北首家風電葉片無害化資源化處理企業,緊抓風電葉片第一波退役潮,打通風電產業綠色“最后一公里”,采用國際領先的綠色技術和工藝,對退役葉片進行“吃干榨盡”式的處理,確保整個處理過程更環保、更節能,助力風電產業鏈再生循環。
“自2024年12月設備安裝上線后,經過對不同材料進行上百次試驗,今年6月底實現整條生產線順暢試產,預計年底前可正式投入生產,年量產6000噸以上。”楊潔表示,公司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不僅解決了環境問題,還建立健全風電循環利用產業鏈體系,培育和壯大風電產業循環利用新業態。
靈武市退役風電機組葉片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示范項目是自治區試點項目,聚焦于風機退役及老舊風電場所產生的廢舊風機葉片的集中處理。該項目投產后,將實現廢舊風機葉片的規模化、無害化、資源化及高值化處理,補齊風電葉片再生循環利用的短板,助力風電產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