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我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顯著提升。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7.4億千瓦,一季度新增1124萬千瓦;一季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38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約占全部發電量的23.2%。
作為繼煤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電源,一季度風電新增裝機容量478萬千瓦,占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的42.5%;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89億千瓦,占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的25.5%;一季度風電發電量10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3%,占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26.8%。
新增裝機容量同比增長21.3%
在國家能源局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指出,隨著我國風電、光伏整體裝機規模的擴大,風電、光伏行業已經進入到優化布局、提升質量的階段。
數據顯示,1~3月,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平穩增長,新增裝機容量同比增長21.3%。同時,風電裝機布局不斷優化,在新增裝機中,中東部和南方地區占比超過50%,而中東部和南方地區累計風電裝機容量已達到6567.8萬千瓦時,在全國裝機容量中的占比達到34.8%,同比提升2.2個百分點。
分散式風電和海上風電成為風電行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方向。
《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底,海上風電開工建設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并網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以上”的發展目標。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風電吊裝容量統計簡報》,2018年,我國海上風電發展提速,新增裝機436臺,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65.5萬千瓦,同比增長42.7%;累計裝機達到444.5萬千瓦。而今年一季度,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又新增12萬千瓦,500萬千瓦的發展目標有望提前完成。
分散式風電也在2018年迎來重要發展。國家能源局于2018年4月印發《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暫行管理辦法》,鼓勵各類企業及個人作為項目單位,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投資、建設和經營分散式風電項目。同時,進一步簡化分散式風電項目審核流程,鼓勵各地方政府設立以能源主管部門牽頭的“一站式”管理服務窗口,并與電網企業有效銜接,建立與電網接入申請、并網調試、電費結算和補貼發放等相結合的分散式風電項目核準等“一站式”服務體系。
棄風電量、棄風率“雙降”
梁志鵬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一季度以來,在2018年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有較大改善的基礎上,國家能源局組織有關方面按照《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實施方案》《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2018~2020)》要求,加大力度消納可再生能源。
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9年一季度風電并網運行情況》,1~3月,全國棄風電量43億千瓦時,同比減少48億千瓦時;全國平均棄風率4.0%,棄風率同比下降4.5個百分點。全國棄風電量和棄風率持續“雙降”,其中,14個省(市、區)有棄風限電情況,4個省(區)棄風率超過5%,17個省(市、區)無棄風。
3月4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2019年風電投資監測預警結果,將新疆、甘肅列為紅色預警區域,將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列為橙色預警區域。一季度,這些地區的風電消納情況大部分有所好轉。
具體來看,新疆、甘肅、內蒙古和陜西棄風率下降,其中新疆棄風率15.2%,甘肅棄風率9.5%,內蒙古棄風率7.4%,陜西棄風率2.1%,同比分別下降6.4、10、13.9、0.7個百分點;河北、山西棄風率有所上升,其中河北棄風率5.1%,山西棄風率1.6%,同比分別上升2.5、0.9個百分點。
而隨著風電成本的下降和消納情況的好轉,風電距離“平價上網”也越來越近。今年4月中旬,國家能源局先后印發《關于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建設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和《關于2019年風電、光伏發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提出2019年度第一批平價上網項目名單確定之前,各地區暫不組織需國家補貼的風電、光伏發電項目的競爭配置工作,優先推進平價上網項目建設,進一步發揮市場化交易在推進成本下降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導分散式風電及海上風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