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機量大幅攀升的同時,風電棄風限電的老問題還在反復發作。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2年棄風情況最為嚴重,棄風率達到17%,2013年有所緩解,棄風率降至11%,2014年上半年更進一步降至8.5%。
2015年,棄風“頑疾”再次發作,全年的棄風率飆升至15%,其中最為嚴重的甘肅、新疆、吉林三省份,棄風率均超過30%,甘肅甚至接近39%。
相對應的,棄風電量也在去年大幅攀升。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我國棄風電量在2011年首次超過100億千瓦時,2012年翻了一倍,盡管棄風率在2013年和2014年有所下降,但棄風電量仍然保持在100億千瓦時以上。
到了2015年,棄風電量創下史上新高,達到339億千瓦時,比2014年的數據高了213億千瓦時。
林伯強介紹,與之前的棄風限電不同,如今棄風率再度高企,是因為電力行業整體供大于求。在過去,電網建設跟不上電廠建設的速度,而經過幾年的發展,這一問題已經有了明顯好轉。
2015年,我國第二產業用電量出現了40年來的首次負增長,而全社會用電量僅增長了0.5%,是197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此外,去年棄風電量大幅增加,還有一部分政策原因。受國家發改委兩次下調上網標桿電價的影響,一些企業趕在政策期限前加快了風電項目的投資和建設進度。
如今國家發改委已經明確了未來兩年的降價路徑,“搶裝”現象或將得到緩解。招商證券的分析報告認為,2015年中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已達高峰,“十三五”期間會逐步下降。報告預計,2016年和2017年風電新增裝機將分別回落到27吉瓦和25吉瓦,相比2015年分別下滑11.5%和16.7%。
“風電又不像核電,有七、八年的建設周期,到有需求的時候建設也來得及。”林伯強因此建議,風電投資應該等待電力整體需求的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