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露天煤業開始積極謀求轉型,通過非公開發行募資20億元,收購實際控制人和大股東持有的通遼霍林河坑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坑口電廠”) 100%股權, 涉足火電業務。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坑口電廠實現營收13.8億元,凈利潤2.71億元,為上市公司貢獻的凈利潤占總額的比率高達43%。2014年坑口電廠發電53.15億度,售電48.55億度,主要售往國家電網東北分部,其為公司前五大客戶之一,在露天煤業銷售總額中的占比高達21.76%,且用電需求相對穩定。
資產負債率維持低位
現金流充沛
翻閱公開資料,近三年來,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占比達到50%以上,公司煤炭主要銷售給內蒙古霍煤鴻駿鋁電有限責任公司、中電投東北電力燃料有限公司、吉林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燃料分公司、遼寧清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資料顯示,這四大客戶均為公司關聯方。露天煤業穩定的客戶需求及長期的煤炭合同,似行業“寒冬”里的陣陣暖風,與同行相比,公司不管在價格還是銷量上都呈現較強的穩定性,利潤率也走在行業前列。
面對困難的行業形勢,近年來絕大多數煤企不得不用現金流換得生存,致使自身現金流不斷惡化,在行業整體經營流量產生的現金流量凈值呈現連年下滑的大背景下,露天煤業經營流量產生的現金流量凈值始終維持高位,貨幣資金呈現穩定上升趨勢,具體見下表: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Wind數據)
由于自身現金流的惡化,煤企普遍選擇逆勢加杠桿,從而導致資產負債率大幅上升,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三季度,29家上市煤企平均資產負債率達到55%,其中三家煤企的資產負債率已經超過80%。而2011-2014年、2015年(9月)露天煤業平均資產負債率僅為37.71%,維持在行業低位。在目前銀行等低成本融資渠道已基本對煤炭行業關閉,煤企融資成本普遍偏高的情況下,大量的低效產能勢必將退出行業,露天煤業手握充沛現金流,有望在行業洗牌中脫穎而出。
新能源發展戰略
目前,我國是煤炭消費第一大國,電力供應仍以火電為主,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火力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例高達75.20%。近年來,隨著國家清潔能源政策的不斷推進,未來新能源發電將加速擠占原有火電市場。
為抓住行業發展機遇期,擁有充裕現金流的露天煤業進軍新能源領域,在光伏及風電行業精耕細作,2014年公司投資1.75億元建立了霍林河露天煤業 20MWp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目前已全部并網發電。繼而2015年9月,在電力行業初嘗甜頭的露天煤業又投資了0.98億元,在扎魯特旗阿日昆都楞風電場內建設扎哈淖爾煤業10MW光伏發電項目,有望繼續享受行業發展紅利。
此外,2015年初根據露天煤業發展需要,為拓展公司在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領域業務,加強新能源業務管理,公司還在機關管理機構中設立了新能源部。
近期,露天煤業還在山西區域投資設立了兩個新能源項目全資公司,注冊資本均為人民幣400萬元,主要從事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風電供熱等清潔能源項目的開發、投資、建設、運營、管理、技術服務與培訓等。隨著大能源戰略的不斷推進,公司多業務落地開花,為未來創造豐厚的業績夯實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