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風力發電短短十年躍居世界老大,風電機組國產率達90%,奇跡背后的原因何在?
政府強力拉動,助推國產品牌
2005年7月國家發改委[2005]1204號文規定風電設備國產化率必須達到70%以上,2010年該規定取消。4年半光景,中國風力發電機制造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實現了被Vestas、Gamesa等風電機國際寡頭壟斷到國產化的大轉身,涌現出華銳、東汽、聯合動力、明陽、三一等國產風電機新秀,老牌勁旅金風更是借機如日中天,
2013年全球風電機15強里中國企業過半。更為可喜的是,在10MW級研制上,我國已與世界強者比肩。與之相應,風電機銷售價格快速下跌,從2005年前的每千瓦8000元降到2013年的3500元。國產風電機占全國風電總裝機量90%,8年間,中國坐上世界風電第一把交椅。
機電分享政策紅利 惟潤滑油被棄在外
國產風電機品牌的飛速發展,有企業自身努力的內在原因,但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扶持的外因也絕不該小覷,發改委[2005]1204號文更是功不可沒!整機廠、葉片/增速箱/發電機、塔筒以及各零部件制造商都飽嘗了國家政策的饕餮盛宴。然而,讓筆者遺憾的是,風電機增速箱專用潤滑油時至今日國產化率仍為0%!一直被美國的美孚Mobil和英國的殼牌Shell等跨國公司寡頭壟斷。是中國沒有合格的潤滑油制造商?還是國產品牌價格高無競爭優勢?答案是,非也!
優質國產風電潤滑油遭冷落
事實上,沈陽奧吉娜公司生產的全合成風電機齒輪油早在2009年就通過了德國西門子—弗蘭德公司的技術認證,適合于5MW以下的各種增速齒輪箱潤滑。弗蘭德Flender是風電機增速齒輪箱設計與制造的鼻祖。奧吉娜產品綜合性能不僅達到而且許多指標超過同類品牌。由于奧吉娜自主研發并掌握PAO合成潤滑油的核心技術,成本上的優勢也十分明顯。然而,如此物美價宜的自主創新品牌卻遭到國產風電機制造商的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