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工信廳公布了2023年度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名單,威海臨港區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特色產業集群入選。這是今年上半年繼碳纖維特色小鎮上榜2023年山東省特色小鎮清單管理名單后,臨港區碳纖維產業獲得的第二個“省字號”榮譽。
俯瞰臨港區碳纖維產業園
威海臨港區碳纖維產業為何能屢獲榮譽?榮譽背后,碳纖維產業成色幾何?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杜善義這樣評價:“臨港區碳纖維產業不論在技術還是體量上,是全國排頭兵之一。”這得益于碳纖維產業企業苦練“內功”,全面推進“五鏈”協同,更離不開臨港區持續優化的政策和服務加持。
走進威海庚鑫旅居房車有限公司整車存放車間,近十輛越野拖掛房車正在進行最后的調整。“這批車輛,在內飾板支撐、浴室及重要防腐、裝飾等部位大量使用了碳纖維復合材料。”威海庚鑫旅居房車有限公司技術管理部部長朱燦說,碳纖維復合材料有輕量化、硬度高的優點,公司加強與高校產學研合作,深入探索復合材料力學,將該車型部分部件用碳纖維復合材料替代鋼材,整車重量由3.4噸減至2.4噸,進而減少能源消耗。
深知輕量化是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充分考慮到企業創新鏈、人才銜接等問題,今年以來,威海臨港區積極內引外聯,在原有產業規劃布局之上,不斷加大對碳纖維領域企業項目、高校、科研院所的招引力度,前往京津冀、長三角等地開展招引活動,邀請外地客戶來碳纖維產業園考察,爭取更多人才、高校與臨港區碳纖維產業園開展合作,互惠共贏。
作為產業主要承載地,威海臨港區碳纖維產業園積極落子布局,整合“政產學研金用服”等資源要素,全面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五鏈”協同,進一步引導碳纖維產業集聚資源、集成創新、集群發展。
斬獲高質量的榮譽,與威海臨港區打出的“政策牽引+保姆式服務”組合拳同樣密不可分。
今年,臨港區財政金融局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模式,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業鏈、供應鏈金融產品,給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臨港區各部門還合力開展“保姆式服務”,推動碳纖維產業形成全產業鏈循環發展態勢。臨港區商務局將碳纖維產業鏈招商作為重要內容,廣泛建立產業、招商、人才“三張地圖”,采取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全員招商等模式,全方位開展產業鏈招商;臨港區經濟發展局派出“金牌店小二”,上門幫助企業搭建溝通平臺,宣講相關政策,收集了解企業的意見與需求,促進企業發展;臨港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優化手續集成定制包辦服務機制,推行新項目開工“37+1”極速辦理,為項目一次性辦理所有開工手續,1小時內辦齊相關證件。
目前,在威海臨港區,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特色產業集群已呈現串珠成鏈、聚鏈成群的蓬勃發展態勢,集聚企業100余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20家,年均產值增長5%,主導產業支柱作用日益顯著,形成一定規模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