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推動張家口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項目落地、園區發展。今日起,張家口日報社全媒體推出“感受發展的力量·張家口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園區企業行”系列報道,深入了解我市各地推動園區企業發展的生動實踐,充分報道基層一線的有益經驗、亮點成效,敬請關注。
“2022年6月6日土建開工、9月28日廠房封頂,今年3月31日首支葉片下線、5月3日起進入試生產……”在張家口明陽新能源高端制造產業基地,葉片工廠廠長楊文慶,說起企業投產過程,感慨萬千。
千頭萬緒,1年時間,明陽生產基地跑出了全國風電企業建設“高速度”。“這是‘明陽’速度,也是‘萬全’速度。沒有萬全區委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不可能實現。”楊文慶說。
張家口明陽新能源高端制造產業基地坐落于萬全區的張家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當記者走進明陽智能產業基地風電葉片工廠時,頓時被高達數十米、一眼望不到頭的車間所震撼。
“你看,我們車間全長550米,是華北最大的葉片生產車間,120米以下的葉片都可以生產。”順著楊文慶指引的方向,記者看到,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數百名工人正在加足馬力生產長94米的風電葉片。一邊,工人們正圍著模具進行鋪設玻纖布、真空輔助灌入樹脂等工序;另一邊,正在進行風電葉片打磨、噴漆等作業。“目前,這里的一線工人有320人,85%是當地人。”楊慶文介紹道。
“很多人認為風電葉片是金屬,其實不然。”葉片工廠工藝科科長劉運濤邊帶領記者參觀,邊介紹著風電葉片的制造工藝,“一支葉片生產需要28至30個小時,分為‘鋪’‘灌’‘合’幾個步驟。風電的主體材料包括高性能玻璃纖維織物、樹脂、芯材、油漆涂料,每一項都是科技發展的結晶。”
高效、專業的風電葉片生產得益于多年的技術積淀。明陽智能是全球化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位居中國企業500強和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前列,而張家口明陽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項目由明陽智能公司全資投資建設,總投資35億元,占地面積1000畝,共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目標為打造主機和葉片制造基地,二期目標為完善電控設備及變槳系統生產基地。
楊文慶說,之所以在張家口投資建廠,與全市豐富的風能資源關系密切。而生產基地選擇在張家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離不開各級各部門的誠摯服務。“我們是被感動而來的。因此,我們也應該盡快產出高效益,讓‘明陽’速度繼續服務張家口高質量發展。”他說。
站在“風車”腳下,會感受到風力帶來的神奇力量;站在風電葉片制造車間內,也會感受到裝備制造業為推動經濟發展帶來的勃勃生機。楊文慶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全年滿產的情況下,兩條生產線一年可生產90米以上的葉片200套,產值達到7.2億元……“項目整體建成后,與明陽智能北京總部、懷來示范風場相呼應,打造出集研發、實驗、制造、應用為一體的產業示范區,將輻射整個華北地區,在冀北地區形成最具創新能力的風電產業制造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