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環境保護與節能減排要求的不斷提升,世界主要國家均出臺政策鼓勵低碳、環保的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而風電是鮮有的可再生能源,比水電的自然條件要求低;且風力發電技術比較成熟、發電成本相對較低,成為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行業之一。
隨著全球環境保護與節能減排要求的不斷提升,世界主要國家均出臺政策鼓勵低碳、環保的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而風電是鮮有的可再生能源,比水電的自然條件要求低;且風力發電技術比較成熟、發電成本相對較低,成為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行業之一。
行業發展概況
數據分析表明,截至2015年年底,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432.0GW,增長17%,全球風電產業2015年新增裝機首次超過60吉瓦,增長22%。
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統計,2015年中國的新增風電裝機量達30.5吉瓦,較2014年同比增長31.5%;截至2015年底全國累計裝機容量為14500.0萬千瓦,較2014年底增長26.5%。2015年,全國風電發電量為1863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3.3%;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1728小時,同比下降172小時。
風電設備生產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從市場份額來看,本土企業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從新增裝機容量來看,金風科技、聯合動力和明陽風電(遠景能源并列)是國內風機設備制造市場的三大巨頭,三家企業新增裝機容量的市場份額合計43.35%。從市場集中度來看,前5家風機設備生產廠商的市場集中度為58.32%,前10家風機設備生產廠商的市場集中度為81.22%。
出口方面,目前國內風機制造商處于市場開拓階段,國外市場也有潛力可挖。
政策規劃量化
“十三五”風電規劃方面,“三北”地區仍是未來風電主要陣地,風電將會加大西部地區基地建設,到2020年,風電將達到2億千瓦以上。從“十三五”能源規劃的目標來看,2020年國內風電發展規模是2015年的一倍。風電主要以大型基地為主,到2020年,蒙東、蒙西、甘肅、新疆、吉林、黑龍江等大型風電基地規劃目標總量將達到8700萬千瓦,占全國比重約為43%。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中國風電發展路線圖2050》提出了中國風電發展的戰略目標:2020年前,考慮到電網基礎條件和可能存在的約束,每年風電平均新增裝機達到1500萬千瓦左右,到2020年,風電累計裝機達到2億千瓦。在不考慮跨省區輸電成本的條件下,使風電的技術成本達到與常規能源發電(煤電)技術相持平的水平,風電在電源結構中具有一定的顯現度,占電力總裝機的11%,風電電量滿足5%的電力需求。
2020-2030年,不考慮跨省區輸電成本的條件下,風電的成本低于煤電,風電在電力市場中的經濟性優勢開始顯現;如果考慮跨省區輸電成本以及煤電的資源環境成本,風電的全成本將低于煤電的全成本。風電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陸海并重發展,每年新增裝機在2000萬千瓦左右,全國新增裝機中,30%左右來自風電。到2030年,風電的累計裝機超過4億千瓦,在全國發電量中的比例達到8.4%,在電源結構中的比例擴大至15%左右,在滿足電力需求、改善能源結構、支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強。
2030-2050年,風電規模進一步擴大,陸地、近海、遠海風電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每年新增裝機約3000萬千瓦,占全國新增裝機的一半左右,到2050年,風電可以為全國提供17%左右的電量,風電裝機達到10億千瓦,在電源結構中約占26%,風電成為中國主力電源之一,并在工業等其他領域有廣泛應用。
面對風電并網裝機的快速發展,中國電網將通過加快電網建設、加強風電優先調度等措施,來積極促進風電消納。目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已有較強的高壓輸電網,風電機組并網在上述地區不存在技術問題;西部地區雖然目前當地電力銷納能力較弱、外送能力不強,但國家電網正在按規劃加快遠距離、高電壓輸電線路的建設。根據國家電網測算,若在建以及獲批建設的輸電工程全部建成投產,通過統籌安排,加強風電優先調度,增加風電上網電量最高可達6億千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