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持規定要求,“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分析認為,據2014年至2015年6月底,滬深交易所通過競價系統實際減持的數據顯示,三個月中減持不超1%相當于77%的股份受到制約,這意味著此前市場普遍擔心的二級市場“減持潮”或將不會出現。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對于現在市場的估值,藍籌股不高,其他黑五類很高。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把正確的信息傳遞給公眾,而不是把恐慌和絕望傳染給社會。1月7日的低位有可能是嬰兒底2,其實嬰兒底2就是2850之上的一個區域。證監會的減持新規給大股東之前不計成本的、無限制的減持念了一個緊箍咒,從而對市場的穩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國家隊、險資、大股東、上市公司回購以及上市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都應該出手,而投資人應該冷靜。
分析認為,減持新規在一定程度上會緩解恐慌情緒,在內憂外患壓力下,大盤短期難以形成持續反彈之勢。不過A股持續極端暴跌走勢也是十分不正常的,這會直接讓市場流動性缺失,因此再次熔斷暴跌后,當前A股護盤保衛戰將再次全面吹響。
1月份有110家公司到期減持
統計數據顯示,1月8日到期的限售股解禁公司共有16家,涉及股份數量43.54億股。
其中,解禁數量最多的是國電電力(600795),解禁數量18.35億股;其次是神州高鐵(000008),解禁數量6.80億股;京東方A(000725)當天也將有6.75億股解禁。此外,盛和資源(600392)、*ST華錦(000059)、中儲股份(600787)、北京城建(600266)解禁股數量也在1億股以上。而解禁最小的則是南京新百(600682),解禁股數量僅為6萬股。
或許,這還不夠直觀判斷43.54億股即將解禁規模的大小,另一個數據可以補充說明。據統計,1月8日至1月30日,涉及限售股解禁的公司共計110家,累計解禁數量130.60億股。也就是說,1月8日當天解禁的數量,占1月8日至1月30日即將解禁股總數的33%。
其中,解禁數量最多的前十家公司分別是申萬宏源(000166)、國電電力、華銳風電(601558)、神州高鐵、京東方A、盛和資源、銀泰資源(000975)、天地科技(600582)、普洛藥業(000739)、萬達院線(002739)、盛屯礦業(600711),解禁股數量分別為20.70億股、18.35億股、9億股、6.80億股、6.75億股、5.50億股、4.13億股、3.46億股、3.06億股、2.86億股。
值得一提的是,將在今年1月份解禁的股票中,有2只券商股。分別是西部證券(002673)以及申萬宏源,解禁數量分別為1.01億股、20.7億股,市值分別為26.94億元、186.31億元,股份類型均為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申萬宏源解禁規模排名第三,西部證券解禁規模排名第31位。
統計數據還顯示,1月8日至1月30日,解禁股數占解禁前流通A股比例最高的前三家公司分別為萬達院線、華友鈷業(603799)、快樂購(300413),比例分別為238.33%、190.02%、183.83%。此外,利民股份(002734)、伊之密(300415)、中文在線(300364)、盛和資源、浩豐科技(300419)、諾力股份(603611)、愛迪爾(002740)、鼎捷軟件(300378)、蘇試試驗(300416)9家上市公司解禁股數占解禁前流通A股比例也在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