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早盤,三峽能源(600905)急速跳水,在連續5個漲停板后,三峽能源一開板便引發巨量成交,開盤后僅十余分鐘成交額便超百億,截至發稿,股價跌1.25%,報7.88元/股,股價大幅震蕩,振幅達20%,創下天地板。
6月10日,三峽能源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在滬市主板正式掛牌交易。上市首日市值突破1000億元,宣告了A股市值最高的新能源上市公司誕生。
截至6月23日收盤,三峽能源股價7.99元/股,已實現8個漲停板,再創上市以來新高,較IPO發行價格2.65元/股累計上漲超200%,市值突破2200億元。至此,三峽能源自6月10日上市以來已經實現9天8板,僅6月16日未能漲停。
三峽能源于6月10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市,首發募資227.13億元,是今年以來的最大A股IPO,也成為目前中國電力行業歷史上規模最大IPO。
剛剛上市時因其比較容易中簽,市場普遍認為最多兩三個板后就會開板。就在上市后的第三天,三峽能源就打開漲停,成交額更是達到了164億,換手率高達52.45%,而當時的三峽能源流通市值也才約300億。
當天盤后龍虎榜顯示,買入金額最大前五名中,四個都為素有“散戶大本營”之稱的東方財富(300059)拉薩營業部,合計凈買入7.32億元。
而當天賣出金額最大前5名中有4個均為機構席位,合計凈賣出6.34億元。
除上市首日,清一色的機構席位賣出、券商席位買進登上龍虎榜外,6月15日-18日,三峽能源連續四天登上龍虎榜,更是吸引了諸如炒股養家、章盟主、作手新一等知名游資席位參與。
此外,上市首日,三峽能源股東總人數(戶)更是從上市前的9名,飆升了近38萬倍,達339.38萬人(戶),較此前變化37709111.11%。
三峽能源是A股稀缺的新能源發電運營資產,市場對其熱捧或許是搭上了“碳中和”的快車。
A股稀缺的大型新能源運營商
碳中和背景下,化石能源預期得到控制,電力能源有望成為碳中和的核心,隨著存量補貼逐步解決,行業迎來平價時代,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的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現金流和盈利能力將得到明顯改善。
三峽能源成立于1985年,是三峽集團旗下新能源業務的實施主體,也是三峽集團繼長江電力(600900)、湖北能源(000883)的第三家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風能、太陽能的開發、投資和運營,是中國清潔能源巨頭之一。
截至2021年4月,三峽能源裝機規模超過1600萬千瓦,資產規模超過1500億元,業務已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裝機規模、盈利能力等躋身國內新能源企業第一梯隊。
根據招股書,三峽集團直接持有公司70%的股權,并通過控股子公司三峽資本持有公司4.99%股權,是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公司最終控制人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2021年一季度,三峽能源營業收入38.12億元,凈利潤高達14.94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43.08%、51.4%。
東吳證券研報表示,三峽能源是A股稀缺的新能源發電運營資產,公司預計未來5年裝機規模將翻3至4倍。
此前,已有市場預期,全國碳市場擬于今年6月底正式上線交易,而三峽能源6月22日在互動平臺表示:自2006年歐盟碳市場啟動后便一直參與國際和國內碳市場交易,也配有專人進行碳資產管理。公司將根據全國碳市場推進的節奏,積極參與國內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