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戈壁灘上一個個風機轉動之時,一大批風電相關配套產業也早已“聞風而動”,聚集到風電裝備全產業鏈之中,來共享“風電大餐”。 十二五期間,哈密已形成500萬千瓦風電機組的整裝和配套能力,可實現產值170億元的風電設備生產加工規模。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集聚企業集群效應,為哈密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
哈密南車電機有限公司是今年3月份入住哈密工業園區北部新興產業園的,從5月份第一臺1.5兆瓦風力發電機下線開始,截至目前公司已生產發電機170余臺,產值3億元。有效彌補哈密地區風電電機本地化生產的空缺。
據了解,目前1.5兆瓦風力發動機使用的定子、轉子、動軸、定軸等零部件主要從內地采購,然后在公司進行裝配。隨著哈密南車電機二期廠房的建成,核心部件定子在月底就可以實現本地生產了。
哈密南車電機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江說,一個是能帶動當地的裝備制造業,同時也為我們南車電機布局布點西北應該會取得一個很好的戰略意義,目前來說我們也希望這些關鍵主要的零部件供應商能跟進我們。減少或降低成本,運輸成本。
定子是風力發電機的核心部件,直徑有4.5米,重達20多噸,它是由線圈、鐵芯,經過絕緣處理后制成,然后組裝成發電機。一臺風力發電機在風場必須要滿足20年的質保期,技術要求很高。
哈密南車電機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江說,一個是它直徑大,二是通過大型的真空壓力近期設備來進行絕緣處理,所以在國內來說,一般的企業或者一般的電器生產商,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攻關或者說生產的一個難點。
風機機組由發電機、機艙、葉片、塔筒等幾大部分構成,現在哈密南車電機生產的風力發電機下線后,就會供應給風電裝備產業鏈上的其他企業進行二次生產。
哈密金風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的機組覆蓋了哈密三塘湖、東南部、十三間房等風區。現在企業生產規模達到了年產800臺套,產品種類包含1.5兆瓦、2.5兆瓦、3兆瓦等多個品種。公司生產所使用的配件大部分來自哈密本地的其他企業。
哈密金風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調度負責人劉軍華說,像這個導流罩,機艙罩,還有我們的葉片,還有我們的發電機,主要是來自咱們哈密本地的。像咱們發電機主要是南車這邊新廠的發電機,導流罩是哈密錦輝,還有那個機艙罩也是哈密錦輝這邊在生產。
為了“配齊配全”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金風、海裝、南車、北車、雙瑞、金風錦輝等10家風電裝備制造企業先后落戶哈密,已實現了風機機組、塔筒、葉片、機艙罩、法蘭、風機發電機等主體設備本地化生產,風電裝備產業關鍵零部件制造率已達70%以上。也是目前全疆最大、產業鏈最全的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
哈密地區經信委黨組書記、副主任吳娉說,精心培育十大產業鏈,不斷延伸和豐厚我們的產業鏈,實現區域內的產業區域互補和循環,努力打造和培育具有哈密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