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案情
根據省國稅局2014年工業企業稅收專項檢查工作安排,酒泉市國稅局稽查局于2014年6月立案,對某風電有限公司2009~2013年納稅情況開展了檢查。通過檢查,發現企業主要存在將利息收入未按規定申報納稅的稅收違法行為。經酒泉市國家稅務局重大案件審理委員會審理決定,依法對該公司增值稅調減留抵稅金25.02萬元,追繳企業所得稅42.62萬元,罰款21.31萬元,滯納金21.95元,已全額入庫。
二、涉案企業基本情況
某風電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注冊資金5000萬元,主營風電場的投資、開發、建設、經營和管理;風力發電項目、CDM項目的運營及銷售;電力生產和銷售等。2011年3月建成并網開始發電。該公司享受西部大開發“兩免三減半”稅收優惠政策,即:自2011年至2012年期間免征企業所得稅,自2013年至2015年期間按15%的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同時還享受國家重點扶持公共基礎設施項目(電力)“三免三減半”稅收優惠政策,即:自2011年至2013年免征企業所得稅,自2014年至2016年按25%的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三、案件查辦過程
?。ㄒ唬┎榍皽蕚淝闆r
風力發電是酒泉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型產業,享受多項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對這類企業的稅收檢查是對稽查人員的一次業務考量。檢查人員主動向各業務科室請教溝通,對風力發電的基本原理、企業的生產流程、財務核算內容及方法進行詳細了解。同時,根據行業特點,對企業涉稅事項及有關的稅收政策進行認真梳理,查找出企業可能存在的涉稅風險點;制定詳細的檢查方案,鎖定檢查中應重點關注的科目及擬采用的檢查方式。
(二)案件查辦過程
1. 實地調研,完善檢查方案。為使檢查方案的指導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在正式檢查企業賬務之前,檢查人員親自到該企業風電場實地調研,查看風電場的實際運轉情況,同生產一線工人和財務人員面對面交流,對檢查方案進一步作了完善。之后,對照涉稅事項和存在的涉稅風險點,對檢查人員進行合理分工。
2. 核對賬務,發現疑點科目。檢查人員首先利用ETA軟件提取企業電子數據,按照分工對相關科目進行查詢,對疑點結合會計賬簿、會計憑證、財務報表、納稅申報表及其他有關紙質資料查證落實。發現該企業有外購貨物無償贈送他人未計提增值稅銷項稅金,銀行存款利息收入沖減“財務費用”而增加了免稅項目所得的主要涉稅問題。
3. 認真溝通,說理式執法見實效。檢查人員對涉稅事項向公司財務人員進行反饋,逐項說明定性依據,傾聽企業意見。針對利息收入是否享受風電項目稅收優惠政策的問題,檢查人員耐心向企業領導及財務人員宣傳相關稅收政策,提供類似業務相關的稅收處理依據,最終使企業意識到涉稅問題的存在,接受了稅務處理處罰決定。
證券時報網(www.stcn.com)10月27日訊
甘蒙試點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
本報資深記者 肖薔 《 中國能源報 》( 2015年10月26日 第 02 版)
將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傳統能源調峰配合形成局域電網,并建立可再生能源優先發電權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試點的意見(暫行)》,提出在甘肅和內蒙古開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試點。
《意見》提出的總體目標是,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區加強電力外送、擴大消納范圍的同時開展就近消納試點,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傳統能源調峰配合形成局域電網,降低用電成本,形成競爭優勢,促使可再生能源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意見》指出,“只要政策不違反法律法規,不影響電力安全穩定運行,又有利于實現就近消納,就可以試行”。
甘肅、內蒙古限電兇猛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1-9月,全國棄光率為10%,其中甘肅棄光率達28%,居全國之首。而今年上半年全國棄風率為15.2%,棄風限電主要集中在甘肅(棄風率31%)、蒙西(棄風率20%)等地。
以甘肅為例,在新能源外送與消納環境均無實質改善的情況下,截至今年8月底,甘肅省風電裝機同比增長55.8%,達到1102.11萬千瓦,占全省發電裝機的25.2%。光伏發電裝機575.89萬千瓦,同比增長29.5%,占全省發電裝機的13.2%。新能源裝機占到全省電力總裝機的38.4%,其中光伏裝機位居全國第一,風電裝機位居全國第二。
“因國家環保要求,蒙西地區高耗能產業或減產或陸續關停,當前地區用電負荷增速急劇下降。”內蒙古某政府部門人士告訴記者,“與之相反的是,近兩年內蒙古光伏電站裝機迅猛增加,按照規定,光伏不限電,因此只能擠占白天風電出力空間。”
甘肅一家風電企業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7、8月份,企業整體限電比例都接近60%,極端情況下,全省風電出力甚至降為零。甘肅光伏的情況更不樂觀,一家光伏發電企業的負責人表示,今年其旗下的某光伏電站最高限電率達90%,棄光已成常態。
首提“傳統能源調峰配合”
針對可再生能源在局域電網的就近消納,《意見》提出,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區,一方面積極加強輸電通道和配電網建設,促進可再生能源外送,擴大消納范圍;另一方面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傳統能源調峰配合形成局域電網,減少外送線路建設需求,探索在試點地區局域電網內考慮輸電距離因素,測算確定輸配電價,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促進可再生能源積極消納的良性循環。
“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傳統能源調峰配合形成局域電網,是文件的亮點之一,此前的文件從未提過用傳統能源調峰配合。”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研究員時璟麗說。
“從理論上說,火電系統擁有一定的靈活調節裕度,可以為風電進行調峰,但調峰所付出的成本需要有所補償。由于各發電機組的上網電價由政府確定,機組之間喪失了靈活調節的動力,市場激勵機制缺乏,導致電力輔助服務動力嚴重不足。”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一位專家告訴記者,“至于傳統能源怎么調峰配合,《意見》沒有明確,需要試點去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明確提出,通過企業自備燃煤火電機組公平承擔社會責任,履行調峰義務,參與交易,提高調峰能力,加大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力度。
建立優先發電權
此次《意見》中,行業人士比較關注的還有“建立可再生能源優先發電權”?!兑庖姟访鞔_,通過建立優先發電權,提出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年度安排原則,實施優先發電權交易,并在調度中落實,努力實現規劃內的可再生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建立利益補償機制,鼓勵燃煤發電對可再生能源發電進行調節。
“一個地區的消納能力在沒有承接外來轉移產業的前提下,短期內是不會有明顯變化的,所以就近消納的本質就是在消納能力一定的情況下,發電權在火電、水電、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各種電源之間如何重新分配的問題,改革難度不小。”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高虎公開表示。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對記者表示,在我國現有電力體制下,特別是在電力市場機制還未正式建立的情況下,《意見》的提出不失為落實《可再生能源法》,解決棄風棄光問題,保障可再生能源電力優先上網的有效措施。
按照秦海巖的理解,《意見》提出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年度安排原則,使可再生能源電力擁有了類似于火電的“計劃電量”,這是對發電權的一種承認和保障。而之前這種保障只停留在紙面上,在實踐中是缺位的,雖然《可再生能源法》和《節能調度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都明確規定了可再生能源的優先調度、全額保障性收購等原則,但現實中并未得到很好落實。而且,由于火電享有“計劃電量”,使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電力不但沒有體現出任何優先性,實際上還在為火電調峰和讓路??稍偕茉窗l電的年度安排原則將有效改變這一現狀。
“《意見》提出建立可再生能源的優先發電權,關于發電權電量的確定,以風電為例,應該根據國家出臺的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政策中的四類資源區理論發電小時數進行測定,使其與現行電價標準的測算依據相一致,以保障企業的合理利潤空間。”秦海巖說,“《意見》中提出的優先發電權交易,實際上是通過發電權交易的形式來落實《可再生能源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的電網企業未按規定完成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造成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經濟損失時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并且,賠償(交易)標準不應低于企業正常并網發電時所獲得的國家補貼標準。”
此外,《意見》鼓勵其他可再生能源消納的運行機制。包括鼓勵對燃煤機組進行技術改造、對熱電聯產機組加裝蓄熱器,實施深度調峰,提高電網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充分發揮抽水蓄能機組和儲能設備的快速調峰能力,實施風光水儲聯合運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