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風電是個很讓人著迷的理念,它很像科幻大片中的場景,國內外眾多資本也將目光投向這塊處女地。但是這么高大上的技術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呢?
高空風力發電機,是利用地球在距地面大約1600至4萬英尺的高空的風力來發電的裝置,由于具有環保,無污染。高空風速度很快,可以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蔓延,同時比地面風更易于預測。高空風的這些特點最終促使發明者和科學家將希望寄托在高空,那里的風力向來十分強勁。
高空風力發電機,是利用地球在距地面大約1600至4萬英尺的高空的風力來發電的裝置,由于具有環保,無污染。高空風速度很快,可以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蔓延,同時比地面風更易于預測。高空風的這些特點最終促使發明者和科學家將希望寄托在高空,那里的風力向來十分強勁。
有人提出過兩個主要設計構架沿用至今。第一個基本上是在空中建造發電站,在高空發電,然后通過電纜輸送到地面。第二個更像是風箏,先將機械能輸送到地面,再由發電機將其轉換為電。從理論上講,這兩種方法都行得通,只不過從來沒有實施過對兩項技術可行性的全面、嚴格的評估。
一項縝密的、全球范圍內的高空風力研究估計,在距地面大約1600至4萬英尺的高度,有足夠能量可以滿足全球百倍的電力需要。最先進的地面風力發電站的風力密度低于每平方米1千瓦。而在紐約上空急流附近,風力密度則可以達到每平方米16千瓦。如果能夠克服風力間歇性問題,那里的空氣將是具有無限潛力的能源寶庫。
從長期來看,用此類機器給整座城市供電仍困難重重,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即便高空位置達到最理想,一年也有會5%的時間遇到不刮風的時候。克里斯蒂娜論文合作者、斯坦福大學生態學家肯˙卡爾德拉說:“也就是說,你要么擁有后備能量,大量的能源儲備,要么擁有整個大洲乃至全球性電網,用以保證風電可利用率。所以,盡管高空風最終有可能證明是一種重要的能源,但它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