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電投網站獲悉,8月3日,寧夏能源鋁業獲取了由銀川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的國家電投寧夏電能配售電有限公司營業執照,標志著集團公司首家售電公司正式注冊成立。
國家電投寧夏電能配售電有限公司由寧夏能源鋁業全額注資成立,按股份制公司運營,后期根據發展,逐步引入其它投資主體。業務范圍包括購、售電、熱、冷、汽、水業務;新能源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合同能源管理;綜合節能和用電咨詢;電力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管理業務;供熱管網、水管網的投資建設、運營管理業務;國家允許經營的其它業務。
新電改9號文提出多途徑培育6類市場售電主體,明確“允許發電企業投資和組建售電公司進入售電市場,進行直接交易的同時從事售電或配售電業務”。
7月中旬,內蒙華電發布公告稱,北方聯合電力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方公司”)與公司簽署《發起設立華能內蒙古電力熱力銷售有限公司出資協議書》(以下簡稱《出資協議書》)。
需要一提的是,北方公司為公司控股股東,持有公司56.62%的股份。該公司控股股東為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此外,7月1日,華電集團在四川成都召開重點區域市場營銷體系建設暨籌建售電公司工作會議。會議通報了當前電力體制改革的進展情況,部署了區域一體化營銷體系建設和籌建售電公司等重點工作。
據了解,其它幾大發電集團也在積極為成立售電公司做前期準備工作,包括開展運營模式、交易策略等內容的研究。
除了五大發電集團紛紛布局售電市場,近日,粵電力A、內蒙華電、申能股份、桂東電力、廣州發展、科陸電子、比亞迪、孚日股份、四方股份等上市公司均宣布將進入售電市場。
同時,山東、黑龍江、深圳和江蘇也有多家售電公司成立。
方正證券分析師周紫光曾表示,傳統的電力企業將成為首批售電牌照的擁有者,應該包括五大發電集團和三大電網公司。從國際經驗來看,發電企業在售電市場亦是主角。
還有分析師認為,發電企業在所在區域內介入售電業務,將有利于保證或提高其發電市場競爭力,未來所有發電企業均會考慮成立售電公司介入售電業務。
五大發電集團上市公司:
1、中國華能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華能國際、內蒙華電、華能新能源。
2、中國大唐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大唐發電。
3、中國華電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金山股份)、華電能源、華電國際、黔源電力、國電南自。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簡稱“中國華電”)是2002年底國家電力體制改革時組建的五家全國性國有獨資發電企業集團之一。注冊資本120億元人民幣,主營業務為:電力生產、熱力生產和供應;與電力相關的煤炭等一次能源開發;相關專業技術服務。
4、中國國電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國電電力、長源電力、英力特、平莊能源、龍源技術等。
5、中國電力投資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上海電力、國投電力、吉電股份、漳澤電力等。
發電集團四小豪門:華潤電力、國華電力、國投電力、中廣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