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由全國日本經濟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系研究報告(2015)》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表示,日本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正受到挑戰。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長助理張季風提到,自2014年8月初以來,日本的沖繩電力、九州電力、東北電力、北海道電力和四國電力五大電力公司陸續宣布停止收購可再生能源電力,經濟產業省也發出了“凍結可再生能源”的通知。此舉對日本發展新能源戰略提出了新的挑戰。
五大電力公司決定停止按固定價格收購可再生能源電力,其理由是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太陽能發電站發展太快,超出了原來的想象。由于太陽能在夜晚和陰天都不能發電,極不穩定,過多收購極不穩定的太陽能電力,有可能使電網癱瘓,造成大規模停電。
2014年6月,有400多個50千瓦中等規模以上的太陽能發電站提出入網申請,這已經遠遠超過五大電力公司的入網接受能力,如果再繼續收購和發電并網,現有電網則有被毀的危險。按照《關于電力業者采購再生能源電的特別措置法》第二章第五條第一款的規定,在“有可能發生故障,妨礙該電力業者確保順利供電”的情況下,電力公司可以拒絕收購和并網。
經濟產業省也對此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可再生能源政策修正案》,其主要內容如下:第一,停止國家對大規模太陽能發電的認證;第二,對購買可再生能源所造成的國民負擔設定上限;第三,下調增長過快的可再生能源種類(如太陽能發電)的收購價格;第四,下調已經過國家認證但尚未開始發電的可再生能源的收購價格;第五,重新設定不偏重太陽能的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姜躍春認為停止收購政策對日本經濟發展的影響不可小覷。姜躍春表示,“安倍經濟學”“第三支箭”的“日本再興戰略——JAPAN IS BACK”中指出,清潔能源的國內市場規模將從2013年的4萬億日元達到2030年的11萬億日元,而國際市場規模將從2013年的40萬億日元達到2030年的160萬億日元,將接近汽車市場規模。所謂清潔能源領域包括可再生能源、高效火力發電、蓄電池、下一代高端零部件、能源管理系統、下一代節能汽車、燃料電池、節能家電、節能住宅及建筑物等,其中可再生能源居于核心地位。而由于“停止收購”,將使日本的新能源戰略遭受沉重打擊。姜躍春說,研究日本的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可以給我國以啟示,讓我們少走彎路,在做決策時想得更加周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