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改前世今生:13年后體制改革再啟,新電改揚帆起航。上一輪電改中輸配分開、競價上網兩大任務并未得到實施,新電改未觸及輸配分開,但強調三放開(新增的配售電市場放開、放開輸配以外的經營性電價、公益性調節性以外的發電計劃放開)、一獨立(交易機構相對獨立)、三加強(加強政府監管,強化電力統籌規劃,強化和提升電力安全高效運行和可靠性供應水平),我們認為其核心問題包括:建立多買多賣的交易市場,實現電價定價機制市場化以及提高電網對新能源接入的友好性,促進能源結構調整,在電氣新時代迎接能源互聯網的到來。我們判斷配售電側的業態將發生大變革,同時電價作為貫穿整個系統的關鍵將真正開始發揮其市場化調節作用。
引入市場化力量,電改新時代孕育產業鏈新格局。廠網分開奠定了現有電力工業的格局,我們認為新電改注重市場改革深化,壟斷性電網的優勢地位被削弱,更多體現其公用事業本質,產業鏈將形成新格局,利潤向產業鏈上下游再分配,同時用戶側的新商業模式誕生。
抓住價值鏈重塑下的5條投資主線:
1)利潤再分配,上游的水電和優勢火電收益;
2)新電改開啟能源互聯網時代,體制變革是實現交互式的能源互聯網的前提,此前的智能電網已為能源互聯網奠定良好基礎,用戶深度參與和大數據應用將成為潮流;
3)售電牌照放開,萬億市場開啟,輕資產、高盈利的服務型行業有望崛起,貼近用戶的電力及設備等相關類企業有望受益;
4)增量投資主體涌現,市場空間巨大的配電側投資有望真正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新業態下的基礎單元—微網建設迎來新機遇,分布式明顯受益于電改的發展,其推廣難題逐漸突破,儲能的春天即將來臨;
5)議價能力變化,電氣設備價格承壓程度緩解,盈利彈性提升。
相關受益標的包括:智光電氣(用電服務)、正泰電器(進軍售電)、積成電子(能源互聯網)、科陸電子(能源互聯網)、四方股份(微網)、森源電氣(配網)、特銳德(進軍售電)、特變電工(產業鏈閉環)、北京科銳(配網)、愛康科技(分布式)、彩虹精化(分布式)、林洋電子(分布式)、圣陽股份(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