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獨家提供兆瓦級風電機組木質塔筒的制造商——德國木塔股份有限公司(TimberTower GmbH)的持有人、著名實業家埃德溫•科爾教授日前親率該公司高層管理及技術人員首次來華考察相關技術和市場,并就相關風電木塔在華發展前景及對于環保的貢獻等議題,于10月29日下午在京同有關方面進行技術交流和市場探討。
據了解,這是該德國創新技術企業的首次訪華。該公司擁有獨特的風能設施建造理念和技術,特別是研發出使用木材這種可再生能源材料建造兆瓦級別大型風電機組塔筒,可謂匠心獨運,獨領風騷。據悉,2008年該公司的首個風能項目木制塔筒尚未完全建成之際,就已吸引了眾多目光,并為此在德國獲獎。此后,該公司的獨特技術在獲獎方面屢有斬獲,頻繁榮獲各種德國和歐洲獎項,其中除了各種涉及能源節約產品和技術方面的獎項外,值得一提的還有2013年十年新銳企業獎。顯然,該企業因為其成功的把技術創新與綠色環保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獲得了各種掌聲和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創新技術之所以獲得各種好評,不僅僅因為它代表的是“資源節約型技術”、“減少碳排放建筑材料”,而且因為它也為用戶創造了額外的價值。根據公司提供的資料,如果風能企業采用了為多兆瓦級風電機組提供的輪轂高度140米的木制塔筒,那么該企業這一舉措不僅是“良心牌”,更“實在”的是,相比傳統的風能鋼造塔筒,木制塔筒的使用壽命更長,塔筒使用的木材在完成風電場的使命后,還可以繼續用于民建的其它方面,也就意味著它可以額外地帶來持續的效益。
眾所周知,德國的綠色技術理念方興未艾。技術如何為企業家所甘心情愿地接受,德國木塔公司的努力方向算作一個很好的示范和啟發。與此同時,也值得我們深思:中國古代木制技術十分發達,大型木制構建在歷史上長期廣泛應用。始建于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的山西應縣木塔迄今尤為盛景,即為一例。傳統技術如何在當代科技的語境下脫胎換骨和浴火重生,或許可從德國木塔公司的風能項目應用中得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