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24日,2014年國際儲能峰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峰會上,鋰離子電池、鉛酸電池、液流電池、鈉硫電池等各種蓄電設備和裝置類型紛紛亮相。在這樣的場景下,上海今日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的大容量相變蓄能設備就顯得很“小眾”。然而,在今日能源集團董事長張文亮先生看來,大容量儲能技術是打通棄風供暖脈絡的關鍵所在,也代表了儲能技術發展的新方向。
業界熟知的是,我國北方地區冬季風能資源非常豐富,同時供暖的需求量也很大,但由于風電的不穩定性,使得并網相對困難,風電就地消納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為此,國家能源局在去年下發了《關于做好風電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出,將在北方具備條件的地區推廣風電清潔供暖技術。
今日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胡迎輝介紹說,棄風供暖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把棄風電量用來加熱大容量蓄能系統,用此熱量為居民社區供暖或為工業企業供熱,甚至可以在用電高峰時段將電鍋爐停運,由儲熱系統進行供熱,達到降低電網峰值負荷、緩解電網壓力的作用。胡迎輝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跳出儲能的范圍,從更廣泛的能源系統來看,熱能是能源終端消費的重要形式,而配備了儲熱系統的風電場將更好地實現區域供暖和削峰填谷的功效。
棄風供暖在學術界也得到認同,中科院過程所國際儲能研究中心主任丁玉龍教授曾表示,儲熱可以有效地解決我國現階段“三北”地區的棄風問題。丁玉龍估計,棄風供暖可以解決該地區20%左右的供暖需求,而其中大容量儲熱技術是關鍵。
在如何儲熱的問題上,張文亮和他的團隊胸有成竹,原因就在于他們的儲熱設備有核心競爭力,那就是高性能合成相變材料,這種材料同傳統儲熱材料——水相比,儲能密度最高可達水的4倍,所需空間減少1/3,儲熱過程中熱流失比水低80%以上。另外,今日能源還可以針對不同的應用提供不同相變溫度點的儲能材料,這些材料都具有無毒、無腐蝕、無副作用、無析出、免維護、長期使用無衰變的特點。
在國內,同近幾年“大熱”的蓄電技術相比,儲熱技術顯得有些陽春白雪。但張文亮透露,今日能源公司所采用的技術源自德國,已經有在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500多家客戶中成功使用的案例。而今日能源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二代大容量蓄能裝置也已在鎮江大港中瑞創新園空調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年節電預計可達18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