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城”阜新現在有了一個新稱謂:“風電之城”。暮春三月,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華能阜新二期(阜北)風電場內,52臺陸續完成動態調試并網發電的風電機迎風飛轉,70多米(相當于20多層居民樓)高的風電機在福興地、舊廟等5個鄉鎮內東西綿延20公里,呈現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華能阜新二期(阜北)風電項目總投資31億元,總裝機容量30萬千瓦,每年發電量達到6億千瓦時,是全國一次性投資最大的風電項目,截至目前,該項目200臺機組已經陸續實現并網發電,施工進度以當年開工建設當年投產和4個月內全部實現并網發電創造了國內風電場建設工期的最新紀錄。
項目全部并網發電后,每年至少可以節省22萬噸標準煤,并減少排放二氧化碳75萬余噸,二氧化硫4000余噸,4.2萬余噸雜質和灰塵,至少相當于10個普通工廠的排放和使用燃料量。
按照預定計劃,全市風電項目年內將新開工7個項目,裝機容量共計80萬千瓦。截至目前,該市風電發電量累計已達到4億千瓦時,全部并入遼寧電網,由電力部門統一調配。
阜新市市長潘利國說起風電時如數家珍:“當180萬千瓦風電項目全部建成并網發電后,年發電量可達到36億千瓦時,年收入將達到26.28億元,實現稅金4.3億元,這對處于尋求突破的阜新人民來說是一件大好事。按照現在的建設速度,我們預計,到2010年,可提前完成全市180萬千瓦風電場的建設任務,到2015年,可達到360萬千瓦的建設規模。”
裝機容量20萬千瓦的華能阜西風電場,預計年底前開工建設;裝機容量5萬千瓦的沈陽科迅集團石金皋風電場目前已經開工建設……目前,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盛國通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同阜新六大風電開發商分別簽訂了框架協議,他們將在阜新市共同投資建設年產300臺風力發電機組和300套葉片的生產廠,預計今年10月即可投產,項目建成后,年產值可達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