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技術創新體系是建立創新型企業的基礎,創新型企業必須有自主知識產權,有自主知識品牌和持續創新能力。這除了主要依靠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自身努力外,國家要給予重點扶持和引導,各地區也要根據本地區的具體情況,重點扶持已經起步的科研院所和企業。對于有成套生產能力、潛力的企業和投資人給予政策上的扶持。建議可在幾個條件較好的風電整機企業和零部件企業進行試點,例如在技術在國內比較先進的沈陽工業大學的風能研究所進行試點;對研發人員、研發資金、研發項目、專利申請、產品品牌、能力建設和評估考核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和量化的指標;在建立創新體系中,通過整合資源、聯合創新、合理安排市場份額和知識產權,使企業、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充分發揮學會、協會和商會的作用。例如沈陽工業大學風能研究所結合國家863項目自行研制了1.0兆瓦雙饋變速恒頻型風力發電機組,已通過驗收,同時,自主設計研發的1.5兆瓦雙饋變速恒頻型風力發電機組已經順利下線。常州牽引中心與沈陽工業大學合作設計研發的1.5兆瓦雙饋變速恒頻型風力發電機組,蘭電集團與沈陽工業大學合作設計研發的1.0兆瓦雙饋變速恒頻型風力發電機組,等等。在風力發電設備制造業需要迅速崛起的今天,應扶持這樣的企業與院所。
3、要十分重視風電機組零部件制造企業的發展
國內外許多專業的風電機組零部件企業的發展經歷都告訴我們,在風能產業發展中,零部件配套企業是大有可為的。雖然國家支持風力發電的政策陸續出臺和實施使風電市場迅速火爆,但風能設備制造業的零件設備生產企業卻不被重視,而風電裝備制造業中的零部件設備是發展風電成套設備的重要基礎,需要走在成套設備的前列。對于已經裝備的外國產品,從零部件的國產化開始切入,增加國產化零件的比例與技術滲透,進而打開國內市場并擴大市場的占有率。
2006年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技術引進與自主研發相結合的方式,本地化了600kW及750kW定槳距風電機組,并以2000臺/年地速度迅速成長為國內品牌占有率最大的風電企業;同時研制了1.2兆瓦直驅型風力發電機組。哈電集團自主設計研制的1.2兆瓦直驅型風力發電機組,已經完成樣機制造,正在進行機電聯調工作。因此,要以這樣的企業為先鋒,打開零部件生產的大門,按照規模經濟實現效益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