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風電設備被國家發改委納入六大產能過剩產業名單這一大背景,上海風電設備制造的主力軍——上海電氣風電設備公司加快產品升級,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力爭實現上海風電的新突破。
據了解,全國風電設備企業已超過80家,其中39家中央企業、23家民營企業,其余為合資和外商獨資企業,導致小功率陸上風機產品競爭日益激烈。目前處于行業第一梯隊的華銳風電、東方電氣等占有先發優勢,規模大、網絡全;而新進入的有不少是央企,資金實力足、客戶關系深。
海上風機是風機的下一步發展方向,上海電氣投入研發早,上海本地也比較適合于建立海上風場。目前,上海電氣風電公司正在加緊研發已完全實現自主設計的3.6MW的海上風機。爭取明年上半年首臺樣機下線,在海上風機市場搶得先機。上海電氣風電在臨港的制造基地年底基本完成規劃布局,形成1000臺、185萬千瓦的年生產能力。
在陸上風機領域,上海電氣也加快了產品更新步伐。去年底成功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MW風機,擁有87米和93米風輪的標準,目前已完成耐低溫型、抗沙塵暴型、高原型、防鹽霧型、潮間帶型、抗臺風近海型等系列化設計和產品開發。隨著2MW的陸上風機在江蘇成功試運行之后,公司已承接了數百臺2MW風機合同,神華、大唐、國電、華電等主要電力企業都成為大客戶。明年800臺以上的風機產量中,2MW風機將超過1.25MW風機,成為主導產品,以適應目前國內風電場建設日益大型化規模化的需求。上海電氣還利用集團產業優勢,自主生產關鍵零部件,重點打造風機產業鏈。發電機、變頻器等已應用于風機生產,液壓站、主控制器、大型軸承都在試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