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記者來到如東經濟開發區風電設備產業園重通成飛風電設備江蘇有限公司32400平方米廠房內,一片片長度從54米到59.8米不等的風電葉片橫臥在車間兩側,操作員王震震向打孔機的顯示器上輸出一組技術參數,隨即打孔機在風葉緊固端開始鉆孔。
工作人員正為風葉腹板貼上加強布。
廠房東西長600米、南北寬54米,最東邊是已安裝到位的4條生產風葉巨無霸的模具生產線,上月開始試產。
“由于用戶下達的訂單,最長的風葉達到80米,一期項目滿足不了客戶需求,所以,二期項目從原計劃明年3月提前到了今年。”重通成飛風電設備江蘇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卜曉峰說,二期項目目前已在進行圖紙審查、資格預審招標工作,預計9月下旬進場施工,計劃明年5月底建成投產。
風電裝備制造產業,是如東培植的新興產業之一,從風機、海纜、塔筒、風葉、緊固件生產到運行維護,共有31家企業,去年銷售110億元。在風電裝備產業鏈中,如東唯一缺少的就是風葉生產。如東經濟開發區用讓投資方“省心、省錢、省力、省時間”的“四省式服務”,把風葉項目引了進來。
“這條專用供電線路,就是吃上我們保姆式套餐的3個成果之一。”風葉發貨相對集中,重通成飛風電設備江蘇有限公司一期、二期投產后,需要大面積堆場,如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苴鎮街道辦事處主任方永逸領著幫辦協辦團隊的8名工作人員前去領任務,對投資方列出的3張服務需求清單,一口答應,先跑供電部門,落實架設供電專線的事項,接著又去公路管理部門,幫助企業辦妥在省道223線開設一個50米寬道口的手續,解決超長風葉運出廠區缺少通道的難題。大型堆場也在二期項目開工前落實到位。
“市委主要領導要求如東繼續聚焦項目,堅持工業立縣,特別是要大力發展制造業。我們正著力打造優質平臺載體,奮力趕超,補齊制造業的短板。”如東縣委書記潘建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