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很多公司,他只跟你說有期權,都是到了臨近上市的時候,才跟你說你的期權是多少。但雷總跟我們合伙人、核心員工一進來就講明白,把很多事情都擺在桌面上。今天人才競爭這么激烈,沒有足夠的利益驅動,純粹講兄弟感情的話,其實很難。
六、用最好的人:一個靠譜的工程師頂100個
員工招聘上,我們的做法是,要用最好的人。我一直都認為研發本身是很有創造性的,如果人不放松,或不夠聰明,都很難做得好。你要找到最好的人,一個好的工程師不是頂10個,是頂100個。所以,在核心工程師上面,大家一定要不惜血本去找,千萬不要想偷懶只用培養大學生的方法去做。
最好的人本身有很強的驅動力,你只要把他放到他喜歡的事情上,讓他自己有玩的心態,他才能真正做出一些事情,打動他自己,才能打動別人。所以你今天看到我們很多的工程師,他自己在邊玩邊創新。所以,找最好的人,要給他做他喜歡和擅長的事情。
七、創業心態就是熱愛,持續激發團隊的熱愛
首先,讓員工成為粉絲。每一位小米員工入職時,都可以領到一臺工程機,要當作日常主機使用;其次,讓員工的朋友也成為用戶,每位小米員工每月可以申領幾個F碼(F碼,FriendCode,朋友邀請碼,在小米網上的優先購買資格),送給親朋好友,讓他們也使用起來;最后,要和用戶做朋友。
對于使用自己的產品,很多傳統企業是兔子不吃窩邊草。在小米,我們甚至開玩笑說“讓丈母娘也要用好自己的產品”。
其次“去KPI化”。小米內部確實是沒有KPI的。但是沒有KPI,不意味著我們公司沒有目標。小米對于這個目標怎么分解呢?我們是不把KPI壓給員工,我們是合伙人在負責KPI的。但我們定KPI來講,都是定一個數量級,比如說今年要賣4000萬臺,不會去約定如果你完成A檔、B檔、C檔,我就給你一個什么樣的獎勵。我們銷售團隊今年定了4000萬,突然間干到了5000萬,然后立刻拿出一筆錢給大家發了去馬爾代夫度假?我們不會干這樣的事情。在定KPI的時候,其實更多是來判斷一個公司增長規模的階梯,我到底到了哪個階梯上,因為我們把這個信息測算清楚以后,要分配調度資源。
相比結果,小米更關注過程。員工只要把過程做好,結果是自然的。
八、大方向清晰,偶爾偏離或減速都不怕
我們內部面對產品需求有長期、中期和短期的定義。長期開發方向雷總每1~2個月會和團隊溝通約定,中期和短期基本就是在和用戶互動中,碎片化產生,這個過程也會反過來修正我們設定的長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