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進屋先干什么?
做任何事都講究留條后路。這里,我說一個社會現象,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小偷入室盜竊,進屋以后最先干什么?給你3秒鐘時間思考。請不要不加思考地回答。
找值錢的東西唄。
錯了,從公安部門審訊反饋的信息看,很多小偷進屋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安全撤離。即使是從窗戶爬進去的,進屋以后,也要先找準門在哪里,下手的地點與門的距離有多遠,怎么能夠全身而退。很多慣犯的預先準備在入室之前就開始了,他們的專業術語叫踩點——事先了解住戶附近的逃跑路線、樓梯、出口等,可謂狡猾至極。
連小偷都能想到“職業”安全,那么,作為正義事業的安全管理,理所當然地應該比犯罪分子設計得更周全,布置得更細致。
2006年6月19日上午,“東區1號”客輪被“新輪85號”客輪撞沉入水,珠海市立即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大陸和港澳救援人員迅速趕往出事海域,避免了一場海難,86名旅客及6名船員全部獲救。在這一事故處理中,預警救援機制起到了關鍵作用。此前,珠海海事局曾組織多方參與“碧洋行動”等應急演練,演習對接應急反應預案,為海上搜救做好了準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進入2006年,國家一口氣公布了9項事故災難類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國家處置鐵路行車事故應急預案;國家處置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預案;國家海上搜救應急預案;國家處置城市地鐵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國家處置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國家核應急預案;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國家通信保障應急預案。
國家公布應急預案,目的是為了規范事故災難類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保證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工作。企業的安全工作也應該遵守這一原則。我們實施科學管理,打造本質化安全企業,只是具有了一個好的出發點,還要做最壞的打算——一旦出現事故怎么辦?如果沒有這么一個“壞打算”,出現事故時就會驚慌失措,小事故就可能會變成大事故,結局更加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