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戲劇反轉,這次輪到了風電海纜。
剛剛過去的11月,海纜板塊調整,頭部三家廠商紛紛下跌,中天科技首當其沖跌24%,亨通光電跌超15%,東方電纜也跌近8%。11月25日,中天科技甚至出現一字跌停。日前該公司對于分拆海纜業務上市的事項出爾反爾,引來投資者集體怒懟。
而進入12月,局勢出現扭轉,頭部三家廠商股價皆迎來上漲,其中中天科技股價12月1-2日兩天累計漲超2%。
海上起風
拉長時間維度看,即使在經歷短期調整,但在“雙碳”目標下,海上風電的高景氣度仍沒有改變,且中國風電市場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政府大力支持風電產業發展,多個沿海省份紛紛出臺海上風電的規劃,市場空間還有很大潛力。如,廣東出臺《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中明確到今年年底規劃全省海上風電場址23個,總裝機容量萬千瓦,且到2030年,廣東省海上風電產業總產值將超4000億元;海南確定“十四五”期間,打造海上風電示范、試驗項目共6個,總投資約968億元,配套建設裝備制造產業項目共3個,總投資約165億元。
從海風建設來看,今年以來巨頭動作頻頻。
11月16日,中廣核稱日前中廣核汕尾甲子一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順利實現全場78臺風機并網發電,標志著國內首個平價海上風電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
11月23日,由三峽集團與金風科技聯合研制的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正式下線;
11月25日,由中國電建EPC總承包的萊州市海上風電項目首批機組并網發電;
11月30日,明陽集團東方CZ9海上風電場示范項目動工;
近日,國家電投揭陽神泉二期350MW(兆瓦)海上風電增容項目完成首臺機組并網發電。
隨著海上風電項目的緊鑼密鼓的建設,海纜作為為輸送海上風電的“血管”,需求也會提升。
從海纜廠商們得到的訂單數來看,海纜產業已為企業們創造出豐厚利益。例如,截至2021年12月底,中天科技海洋系列業務在執行訂單約70億元,今年以來已中標南方電網、三峽能源等海纜項目;東方電纜、亨通光電截止今年3月,在手海纜系統訂單金額分別超50億元、30億元。
此外,還有不少機構看好海纜市場。例如財通證券預測,到2025年整個海纜市場規模可達1282億元。
分拆艱難
在這片千億藍海中,來自江蘇的中天科技連續多年市占率第一。
今年以來,中天科技的發展策略是——剝離大宗商品貿易業務,進一步聚焦主營業務,如海洋產業等板塊。隨著中天科技在山東、廣東、南海市場的海纜順利交付,側重海洋等板塊讓中天科技業績大增。今年前三季度,中天科技取得凈利潤24.7億元,同比增長400%。在業績報告中,中天科技表示,會持續發展綠色能源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天科技著重布局電網、儲能,但海纜業務的表現尤其突出。公司自2021年8月以來的估值抬升,幾乎全都可以歸因于海纜業務。
不少投資者亦是對中天科技海纜業務正是一切向好的局面持良好預期。
然而,中天科技的一系列操作擊潰了不少機構及中小投資者的信心。
2020年9月,中天科技首次啟動籌劃分拆中天科技海纜上市的計劃;
2021年5月,中天科技海纜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材料并獲受理;
2021年8月,中天科技考慮到自身經營情況等原因,終止分拆上市;
2022年11月14日,中天科技在投資者問答環節稱沒分拆打算;
2022年11月24日,中天科技公告,將啟動分拆中天科技海纜境內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一會兒說終止,一會兒說重啟;前腳說完沒考慮,后面又開始籌備。如此反復橫跳,確實引發了震蕩。因此,分拆上市一出,就有基金經理在微博上怒懟公司。同時,由于優質資產可能被拆出,部分投資者選擇甩賣。

▲中天科技感恩節“鬧烏龍”,被基金經理怒懟
分拆于中天科技而言,或許是希望拓寬子公司的融資渠道,促進子公司更好發展。國聯證券研報認為,此舉或可抬升公司整體市值。
但分拆還會面臨母公司“空心化”、母子公司同業競爭以及子公司經營獨立性等風險,拆分事項頻頻受阻。今年11月,比亞迪也計劃拆分比亞迪半導體,卻因獨立性問題中途夭折。此外,僅江蘇省就有東山精密、中天科技、徐工機械、中國天楹、華光環能、南鋼股份提出過分拆子公司上市計劃,目前均未成功。
海纜巨頭,三強鼎立
在海纜領域,市占率集中度極高,海纜前三強廠商(中天科技、東方電纜、亨通光電)市占率高達90%。

▲海纜市場市占率情況
與光伏等賽道不同,海纜有高產業壁壘,競爭格局較為穩定。
尤其是330&500kV高電壓等級海纜領域,對企業的海上施工與維護、安裝船、運輸配套、電纜產能、電纜制造工藝及設備等方面,都有較高安全性和安全等要求標準,頭部企業更容易獲得優質客戶的青睞和認可。
盈利方面亦是體現出強者恒強。拿三強廠商來看,中天科技在今年前三季度取得歸母凈利潤24.70億元,同比增長400.00%;亨通光電同期也實現歸母凈利潤14.20億元,同比增長7.90%。而前三季度利潤小幅下滑的東方電纜正加快出海步伐,在7月拿下逾5億元歐洲大單,將參與荷蘭國家電網海上風電項目建設,正式躋身歐洲海底電纜主流市場。
而在220kV及以下電壓等級領域,新晉者尚有競爭機會。例如市占率排名緊隨三強之后的漢纜股份和寶勝股份分別憑借大唐和中航等客戶訂單的積累,有后來者居上的趨勢。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海纜行業的高壁壘,亦鑄就了高盈利。在海上風電產業鏈中,海纜環節盈利能力最強,毛利率可達40%-50%,其他關鍵零部件如主軸、軸承、變流器等毛利在30% - 40%之間。
作為高景氣海纜產業的一個縮影,中天科技雖然遭遇投資者質疑,優質資產可能被剝離,但是公司在市場中多年的穩固地位,以及不可否認的發展潛力并沒有發生改變。截至發稿,中天科技在股價方面呈現上行趨勢。而很多項目需要在年內實現并網,將推動海上風電在第四季度開啟搶裝期。在這種背景下,中天科技等海纜廠商或迎業績的進一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