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風電裝機規模在全國靠前。截至2020年底,全區風電累計裝機3500萬千瓦萬千瓦、持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就在此時,內蒙古對風電亮起了黃燈。
2020年12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全區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內蒙古全區50.46%的國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明確在草原森林重要生態功能區不再新上礦業開發和風電、光伏項目,停止自然保護區內所有礦山企業開采勘探活動。
根據新的政策,輝騰錫勒草原保護區內的88.24萬千瓦風電項目進行全面清理整頓,其中2021年將要完成北方龍源風電場3.2萬千瓦和京能輝騰錫勒風電場10萬千瓦風機拆除任務,并規劃從2021—2023年輝騰錫勒保護區內的風電機組全部拆除完畢。
內蒙古的新能源資源得天獨厚。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新能源處處長焦佳介紹稱,自治區風能資源條件居全國首位。全區70米高度風能資源量約為15億千瓦,年平均風功率密度達到353瓦/平方米,是全國唯一平均風功率密度超過350瓦/平方米的省區;
這么富足的資源,為什么要給它亮起黃燈呢?中國綠發會秘書長周晉峰博士表示,要從風電項目的調研、立項、需求等方面,做到以生態文明為引導。綠會曾多次接到因風電項目選址、建設不當,給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相關舉報。如風電項目破壞了候鳥遷飛通道,給珍稀瀕危鳥類帶來不可逆的傷害,致使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嚴重破壞,甚至還存在破壞文物等情況,并指出此類破壞生態環境的“清潔能源”并非真正的“綠色能源”。
無論怎么樣,風能畢竟是可再生的,而煤炭卻不可再生的,所謂亮黃燈不代表就不能通行,限制但不是說絕對不能建設。今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區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管理的通知》,明確將“結合電力外送通道規劃及區內消納能力等條件科學統籌做好風電、光伏發電等中長期規劃。進一步強化規劃目標引導和約束,合理布局和有序推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展。原則上重點在荒漠地區、邊境沿線、采煤沉陷區、露天礦排土場等地布局風電、光伏電站,其他地區原則上不再布局新的風電、光伏發電項目。”
5月6日,蒙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何雨春赴上海參加包頭市招商說明會,并與包頭市固陽縣人民政府、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定百萬千瓦源網荷儲制研項目合作協議。該項目位于包頭市固陽縣境內,總投資約64.7億元。蒙能集團將與上海風電合資,共同投資開發100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及配套儲能、科研培訓項目,其中智能裝備制造項目由上海風電投資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