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快企業可再生能源購買市場的發展,超過250位企業高管出席了今年五月在美國華盛頓州雷德蒙德市微軟總部舉行的2016年可再生能源買家聯盟(REBA) 峰會。可再生能源買家聯盟由四家非政府組織合作發起,包括:商務社會責任國際協會 (BSR) 的“互聯網電力的未來”活動、落基山研究所的“企業可再生能源中心 (BRC)”及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 和世界資源研究所 (WRI) 的合作項目“企業可再生能源買家原則”。在為期兩天的峰會中,為完成由企業可再生能源中心制定的在2025年前實現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60GW的遠大目標,企業高管們共同確定了可再生能源購買市場中所面臨的最嚴峻挑戰,并為其進一步發展提出了合作解決方案。
本次峰會吸引了眾多企業可再生能源界企業巨擘的領導人參加,這些企業包括谷歌, 亞馬遜, 沃爾瑪, Equinix和微軟等。它們所簽訂的可再生能源購買協議裝機總量已超過了3.3GW。對于可再生能源購買企業而言,先行者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他們開創了先河,為后來者鋪平了道路,并與其他企業分享可再生能源購買的相關經驗。絕大多數可再生能源行業先行者都參加了本次峰會,與會的28家企業中的17家所簽約的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已超過5.5GW。值得一提的是,超過30家尚未簽約可再生能源電力購買協議的企業高管也參加了本次峰會。企業可再生能源購買已不再僅限于IT企業和數據中心;如今,尿布廠家、啤酒制造商、主題公園以及糖果企業也都已經意識到它們可以加入可再生能源電力陣營并享受其帶來的種種優勢。
在峰會中,參會企業圍繞三個關鍵話題進行討論,這些話題都是推動市場規模化發展的重中之重:
新的利益相關方正在擴展可再生能源市場
新的交易方式和解決方案已為市場改革做了充足準備,包括:風險配置、網絡市場建設以及小型企業買家的解決方案。
企業們正在走出美國,開拓國際市場
新的利益相關方
開拓市場的一個主要方式是發掘新型市場參與者,包括電力公司高管、融資人士、風力和太陽能電力設備制造商以及輸電線開發商等。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第一次與企業買家接洽時必須面對面進行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這一快速增長及需求不斷變化的客戶群體。對此,我們與融資人士進行了一次關于企業需求,以及該需求如何影響項目融資能力等問題的討論。其次,我們的合作伙伴世界自然基金會和世界資源研究所也與電力公司發起討論,旨在拓展電力公司的產品供應范圍,并加強他們與其它市場參與者的合作,從而找到可再生能源購買的多種方式。最后,更進一步展望價值鏈,我們聯系了設備制造商(包括渦輪制造商Vestas公司)和輸變線路開發商(如Clean Line Energy公司)一起改善電網基礎設施,從而使電網能更加便捷和穩定地將風電和太陽能電力從發電場所輸送到消費者有需求的地方。
除了新型市場參與者外,可再生能源買家聯盟發現有越來越多的買家和賣家加入了這個市場。他們成為企業可再生能源中心成員亦或聯盟的另外兩個合作項目(“企業可再生能源買家原則”及“互聯網電力的未來”)的成員。事實上,就在上周(5月第二個星期),企業可再生能源中心剛剛迎來了它的第一百個成員,瑪氏 (Mars) 公司。
新解決方案
風險配置
隨著新的企業買家進入市場購買可再生能源,他們迫切地想要了解這一市場所存在的潛在風險。就在可再生能源買家聯盟峰會召開不久前,企業可再生能源中心出版了一部基礎指南來幫助企業買家了解長期、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購電協議 (PPAs) 所帶來的各種風險并幫助它們如何分攤這些潛在風險。本次峰會上,參會企業在不同會議上進一步研究了這些風險。
在可再生能源買家聯盟峰會上,參會企業不僅討論了諸如“項目母線與集線器之間的基差風險應由誰來承擔?”這樣當前市場具體的配置問題,還對未來的交易結構和可能出現的產品問題,如浮動價格購電協議,價格保險和對沖產品等進行了探討。參會企業在討論這些問題時,考慮了企業買家CFO和項目開發商的外部融資人雙方立場,而他們的意見將最終決定交易的結果。
這些討論的主題多種多樣。比如,支付額外費用來規避風險,中間人在市場中的潛在角色,許多買家仍然傾向于短期合約,以及對妥善處理CFO提出的普遍問題所需的資源。
網絡市場建設
可再生能源買家聯盟峰會的參會企業也有機會審視和討論企業可再生能源中心網絡市場平臺最新加入的各種功能,這些新功能有助于提高企業可再生能源購買市場的透明度。企業可再生能源中心網絡市場平臺是一個參考了Zillow,Yelp,及TripAdvisor等網站運營方式而開發的網絡平臺。它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便于搜索的買家服務數據庫。企業可再生能源中心網絡市場平臺簡化了交易過程,使企業買家能夠:從系統中60多個可選項目(來自25個不同項目開發商,裝機總量超過11GW)中進行搜索,發現感興趣的項目。
瀏覽數據庫中大約50筆已完成交易,了解歷史趨勢。接下來,企業可再生能源中心團隊的下一個計劃是在其網絡市場平臺添加能夠幫助企業評估各類項目經濟性和潛在溫室氣體減排量的功能。
小型企業買家的解決方案
財富100強甚至財富500強以外的小型企業、非盈利組織和其它能源負荷實體在美國組成了巨大的場外可再生能源市場。然而,這些組織常常缺乏足夠的信用、資本、風險胃納、會計能力、市場渠道、或足夠的負荷能力來購買場外可再生能源產品。
為克服這個挑戰并繼續幫助市場成長,數個中介機構已進入可再生能源購買市場。他們有能力簽訂長期購電協議并將其分割為若干短期、低容量、更簡單的能源合同。這能夠讓非常規場外購電協議客戶也可使用場外可再生能源產品。數家處于積極探索這種中介模式的企業也參加了可再生能源買家聯盟峰會,共同探索這類經營模式所面臨的挑戰。這些挑戰大多關于額外性(在新建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和利用電網中已存在的可再生能源中做出選擇),平衡各交易間的供需關系,以及合約復雜程度。
全球化
雖然對企業而言,美國主導著可再生能源購買的全球市場。但每個企業都是全球化的,這也體現了整個世界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此外,這些擁有著全球供應鏈與價值鏈的企業,包括大型品牌公司(如寶潔和瑪氏)以及醫藥和工業企業等,都尋求在世界其他地區購買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可行性。隨著印度和中國逐漸成為最受國際關注的碳排放國家,多數企業都在擔心他們的供應鏈碳排放,并研究他們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走向。愛爾蘭、越南和臺灣等地都成為了它們的目標。
任重道遠
可再生能源購買市場是一個動態的市場,每天都有新的買家和賣家進入。已經簽約一兩筆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買家正在將其發展重點轉移至其它地理區域,包括美國其它州和其它國家。企業可再生能源中心的買家、賣家、中介機構們都支持這個市場的發展,并且我們正努力與他們一起發現并把握每一個創新的市場機遇。由于這個市場變化迅速,企業可再生能源聯盟的下一次會議將會于今年11月17-18日在美國通用汽車總部再次舉辦。
總而言之,這個市場充滿機遇,但我們需要付諸很多努力才能實現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60GW的遠大目標。并且市場需要進一步擴展,接納新買家、新交易結構、風險防范措施以及新的國際地理位置。
正如微軟總裁Brad Smith在其新發表的關于可再生能源的博客中寫道:“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有各種復雜的問題需要解決,而解決的方式多種多樣。想要取得真正的進展,非政府組織、企業以及政府機構等各種組織必須聯合起來,共同尋求新的發展途徑。”
今年五月舉行的峰會證明了這個新的可再生能源買家聯盟擁有足夠的精力、影響力、意志力以及資本支持(這一點最為重要)來克服這些困難,以建立起更加穩定和合作性的市場。企業可再生能源購買市場的新時代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