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好辦法
風能發電屬于可再生清潔能源,是風能利用的重要形式,是無污染、可再生、能量大、前景廣的新能源。風能對環境保護的益處良多,包括消除當地空氣污染,水消耗幾乎為零,但是最顯著的莫過于對能源領域CO2減排的貢獻,目前其也是人類可為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做出最大貢獻的唯一高效途徑。現代風電技術具有極佳的能量均衡能力,所有與風力渦輪機制造、安裝、維護及退役過程有關的CO2排放,都可在其投入運營的頭三到九個月內得到“補償”,在接下來的近二十年設計使用壽命中,風機也不會產生任何已嚴重困擾地球生態多時的有害溫室氣體。
從風能獲得CO2減排好處多少,完全取決于它替代了什么樣的電廠。如果它置換水電或核電,造福較小,但是如果它代替煤或燃氣,好處是巨大的。全球風能協會報告指出化石燃料電廠CO2排放范圍為500-1200克/千瓦時,劣質燃料排放量還要更高。在現有電力分布基礎上,風電CO2平均減排量約為600克/千瓦時,不同地區存在較大差異,各地大部分現有風電場減排量可能略低于該值,但是新裝機的電場減排量顯著高于該平均值。
根據上文數據估算,2014年,全球風能發電的年度CO2減排量約為4.2億噸,累計減排量近23.6億噸,預計2020年,年度減排量將超過10億噸,累計減排量達到75億噸,2030年兩值分別超過23億噸和240億噸,2050年分別超過45億噸和900億噸。在所有措施中風能減排效果是最顯著的,但是當前減排的關鍵問題不只在量上,更迫切的是實現這種減排量的速度,這是長期未能解決的問題,越早付諸實際,對大氣保護就越有利。風電的可擴展性和建設速度都使其成為早日實現減排目標的理想科技手段,滿足人類生活可以自由開窗,不再擔心霧霾,全球氣溫上升比工業化前水平不超過2℃期許的好方法。
三、就業:創造就業機會的新引擎
風電行業創造了一大批技能要求高,一般和幾乎無要求的崗位,在創造就業機會方面,無論是當前的現實情況還是未來,潛力越來越顯著。風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正在成為左右未來能源政治決策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鑒于該行業為農村地區帶來的投資和就業機會,將有助于遏制農村人口向城市大量遷移。
國際風能協會評估報告指出,一個國家特定年限內每新增兆瓦級風電安裝容量,包含制造,零部件供應,風電場開發、建設,運輸等所有環節在內,帶來的全球平均就業機會是14個。另外,現有風電場每兆瓦裝機容量可帶來平均約0.33個運營和維護崗位需求,不同地區也會存在巨大差異。截至2014年年末,風電行業全球雇傭人數約為70萬人,預計該值將在2015年末超過80萬,2020年達到110萬,2030年150萬,2050年260萬。
國家統計局顯示,我國2014年就業人口數量為7.7億人,同比增加0.4%,第一產業就業人數2.27億人,同比減少6.1%,第二產業2.31億人,同比減少0.3%,第三產業3.14億人,同比增加5.5%??梢钥闯?,我國人口基數龐大要解決七八億人的就業問題,需要創造大量就業崗位,第一產業就業人群向第三產業轉移的現象顯著,第二產業隨著傳統低效率工業的轉型升級,所需要的就業人數不會明顯增加,而風電產業橫跨第二、三產業,涉及材料、制造、電力、自控等多個領域,可以創造可觀的就業數量,對高技術和工藝的要求,也將為進一步提升就業人員職業素質提供條件,對再就業和人才流轉有積極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