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干”來形容儲能產業頗為貼切。
根據幾家國際知名研究公司的預測報告,到2020年全球電網級儲能市場規模將達100億美元以上。但目前,全球儲能項目總裝機容量僅有不足1000兆瓦,我國只有幾十兆瓦。而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的預測,我國2020年儲能市場規模將達到136吉瓦,占全國總裝機量的7.6%。
短短6年之內,儲能市場能否迎來爆發式增長?
具體到我國,在路線圖尚不明晰的情況下,能否按時完成時間表,其關鍵落在了能源“十三五”規劃上。
近日,《中國科學報》記者獲悉,國家能源局已委托中科院物理所、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等單位,開展儲能“十三五”規劃重大課題研究,研究報告將于6月上報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
在1月26日舉行的相關籌備會上,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儲能行業下一步的發展目標應是從功能性示范向經濟性考察過渡,從而真正走向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