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的要求,4月底前將完成國家能源局“三定”方案;6月底前發布新修訂的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減少和下放一批投資審批事項。
三定方案正在醞釀中
一位不愿具名的學者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說:“不改人事,僅僅是機構拆分,這樣的改革和沒改革之前沒有什么變化。”
當然,不少業內人士對這次改革持樂觀態度,“改總比不改強”。
具體到國家能源局的重組,有媒體報道說在內設機構上,能源局提出增加5個司局。目前國家能源局設10個司和一個國家石油儲備中心。如果增加5個司局,重組后的國家能源局將達到15個司局。
本報記者了解到的情況是,“可以確定這次重組國家能源局,將新增體改司。”權威人士表示,增設體改司就是為了推動能源領域的改革。
截至本報記者發稿時,“三定”方案還在醞釀中,人員安置也還懸而未決,不過本報獲得的消息是,部分人員會被分流到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
一位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我認為重點問題是,能源局重組后的職責如何確定,到底增加什么,減少什么職權。”
雖然重組后的國家能源局職責如何定位還是未知數,不過,從前不久中央編辦負責人就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答記者問可以看出,能源局主要是發揮在能源發展、改革和監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重組后的國家能源局繼續歸國家發改委管理。
“這次改革將現國家能源局、電監會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主要是為了更好地統籌推進能源發展和改革,強化能源監督管理,促進能源行業健康發展。”中央編辦負責人曾表示。
業內對重組后的國家能源局推進能源改革寄予厚望,至于重組后的國家能源局將發揮多大作用,多位受訪者表示“改革的效果還有待進一步檢驗。”
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江濤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重組國家能源局總體來講有兩個特點,一個是能源體制機制趨于一體化,另一個是能源改革將呈現‘小步慢改’趨勢。”
“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是行政職能方面的調整,比之前更有利于推動能源領域的改革。之前國家電監會因沒有價格、投資、項目審批等行政職能,只有提建議的權利,市場監管效果并未發揮多大作用。”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發展和改革研究院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安華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記者說,以電改為例,此前電監會的員工都和電網、電力企業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改革動力不足。電改還是要有國家權力部門強力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