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吹,吹不盡西北、東北、華北。
截至6月,中國正式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并網風電達5258萬千瓦。其中,蒙東、蒙西、甘肅、冀北4個地區風電裝機超過500萬千瓦,風電年發電量占用電量比例分別達到40%、12%、11%、9%,與丹麥、德國、西班牙水平相當。
成績的背后意味著,我國用5年時間走過了美國、歐洲15年的風電發展歷程,實現了風電從200萬到5000萬千瓦的跨越。
大風吹,吹不止西北、東北、華北。
國家能源局在7月份發布的《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出重點建設河北、蒙東、蒙西、吉林、甘肅、山東、江蘇、新疆和黑龍江等9個大型風電基地,到2015年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億千瓦、2020年達到2億千瓦,這期間,中國將逐步從風電大國轉向風電強國。
大風吹,吹不出西北、東北、華北。
然而,在風電連續六年快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風電市場消納能力不足的矛盾卻日益突出,“三北”地區風電企業效益大幅度下降,風電發展面臨市場消納困局。
大風吹,吹不醒西北、東北、華北。
長久以來,在我國向來“大干快上”的思維慣性下,地方政府種種以發展風電倒逼其他項目的思路,在客觀上加劇了風電與電網規劃不銜接不匹配的局面,也為日后風電發展受阻不易逆轉的問題出現,埋下了伏筆。
在這個大風起兮云飛揚的日子里,本刊特此為您獻上一首《大風歌》,通過記者三地調研,專家立論分析,國際經驗鏡鑒,告訴大家,大風吹,吹來了成績;大風吹,也吹來了煩惱。
在酒泉,記者了解到風機脫網事故對電網安全的震動;在內蒙,記者感受到風電與火電的沖突與矛盾;在白城,記者傾聽到昔日開發商跑馬圈風后的集體迷思。
專家告誡,風電的麻煩遠不止消納那么簡單,很多問題纏繞成一個復雜的結。要想解開這個結,我們首先要放慢腳步,樹立規模化和分布式發展相結合的觀念;接下來要重點做好電力調度的體制和機制改革;而最關鍵的是要解決好長距離輸送的問題。
我們慶幸,國家電網正在求解全局之道:“先省內、后區域、再全國”,以“三華”承接“三北”。這樣的大手筆是基于國家資源逆向分布的現實,更是基于一個負責任的央企對國家新能源戰略的全力推動。
我們期待,中央和地方形成合力,電網和電廠相互協調,開發商和建設者放慢節奏,中國風電事業將迎來有序、健康、強大的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