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剛開始高調宣布成立,到現在課程井然有序地開展,由國內風電設備制造商金風科技創辦的首家風電企業大學——“金風大學”已掛牌成立3 個月。拋開外界對大學初成立之時的種種評價,從大學本身而言,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應該是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所取得的效果和前景。
應該說,金風大學的成立是金風科技培養風電人才的另一種方式。在這之前,和一樣注重人才儲備的大型風電設備制造商類似,金風一直意識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致力于從國外引進人才。其一方面通過與德國的合作引進技術性人才,另一方面從其他一些風電產業相對成熟的國家招兵買馬。如果說這些都是外部引進人才機制的體現,那金風大學的成立則是企業內部培養力度的加強。
不同于以往風電企業所設立的各種員工培訓班,金風大學旨在“推動學習型企業創建、加快知識與經驗沉淀,提高員工專業與管理技能、培養風電行業綜合型人才。”對于企業大學,金風從目標的角度給出了定義:整合組織內所有的“學習資源、流程和人員”,持續提升員工的知識、技能、態度和信念,使組織持續產出卓越的績效表現。在金風大學成立的典禮上,金風科技董事長、首席執行官,也是金風大學首位校長的武鋼便表示:“通過金風大學,不僅能夠提高金風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和員工綜合能力,還能更好地向行業及商業生態系統輸出知識產品,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人才。創建金風大學,就是要形成一個倡導學習、推動學習、激勵創新的企業文化氛圍。”金風大學培養的不僅僅是一個企業員工基本的專業技能,還應該是其他各方面素質的培養,譬如語言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才不至于落于窠臼。
之所以成立金風大學,和國內其他企業大學一樣,金風主要整合的是其內部豐厚的師資力量,一方面是金風科技內部各領域的資深專家,另一方面是通過戰略合作關系的建立,引入外部專家學者,包括來自全球風電行業的知名專家學者以及知名院校的教授和學術導師。金風大學的教師成員包括董事長、總裁、高級副總裁、首席財務官等高管,當然除了風電相關的技術類課程,還有管理、財務、金融、外語和計算機等方面的知識類課程,如“Excel 應用培訓”這樣的基礎課程是針對全體員工而設的技能課程。
當有很多人問及是否會辦成一所像吉利大學那樣向外界開放的學校時,金風科技公共事務部總監姚雨在介紹大學時給出的回答是:“目前,金風大學的所有資源主要是提供給企業內部職工,滿足自身所需;過幾年以后,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考慮對外界風電人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