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十二五”期間國家對低速風電設備的支持力度加大,一些國內的風電龍頭企業已經瞄準商機,開始在低風速領域做文章。
目前,在屬于四類風資源區的安徽省滁州市,龍源電力就建成了國內首個低風速風電項目——來安風電場。該風電場共裝132臺1.5兆瓦風電機組,年發電量預計達3.9億千瓦時,利用小時數達近2000小時。
“盡管不及三北地區2600~2800的風電利用小時數,但該地區距離華東電網的受端非常近,機組基本都可滿發,這就能保證項目的穩定投資收益率。”該項目負責人表示,龍源電力還將在安徽和山東等地興建一批低風速風場。
據了解,目前我國陸上前三類風資源區已基本被各大電力集團劃分完畢,而在廣大內陸省份投資建設低速風場漸成電力集團和開發商的又一選擇。作為國內首個低風速風力發電項目,來安風電場對于安徽省的風資源開發具有示范作用。
事實上,國內尚有很多這樣的低風速開發區,如安徽、湖北、福建和云南等省。這些地區均距離電網受端較近,而且緊鄰耗電大省,能保證項目所發電量全額上網。
此外,一些風電設備制造商也已開始配套研制低風速風電機組。金風科技(002202,股吧)、國電聯合動力目前均有兆瓦級低風速風電機組投入運行。而在低風速風機與普通風機差別最大的機組葉片制造方面,目前已在中材科技(002080,股吧)、中復聯眾、時代新材(600458,股吧)等企業研制出成品。
“目前低風速風電機組造價要高于普通風機,低速風電場投資也比普通風場高5%。但低風速區的道路運輸條件、建設條件等優勢,通過內部調控可以消化成本增幅,因此,項目綜合效益要優于高風速區風電場項目。”金風科技一位技術人員告訴《中國聯合商報》。
平安證券投資顧問黃亭懿認為,加快低風速風電場建設將擴大整個風力發電市場,風電設備生產企業尤其是涉及到低風速風電設備的公司將會直接受益,對適用低風速風電項目相關設備的需求將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