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交大新能源研究所所長姜久春
2009年9月18日至9月19日,由中國國際商會、江蘇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和無錫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產業峰會”在無錫市隆重舉行。騰訊財經作為戰略合作財經門戶網站對峰會進行了圖文直播。文為北京交大新能源研究所所長姜久春演講實錄。
鄭伯榮:我們請北京交大新能源研究所所長 姜久春先生,做中國風力發電科技發展展望的主題演講,大家歡迎。
姜久春: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我現在講的主要是科技方面一些,有一些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后面講的問題,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不代表官方的立場,那么我的報告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中國風電科技發展現狀 ,還有發展展望,還有對125的構想,我們簡單看一下中國風電在過去幾十年尤其是最近五年發展的狀況,我們去年排名在第四位,現在海上風電廠已經起步,東海的海域風電長已經開始,已經進入試運行階段。那么我們對整個國家的風電的技術的一個判斷,我們國家技術技能達到國際的水平,成本降低,主要1.2兆瓦已經有少量出口,永磁性已經介入市場,那么現在有一些企業在投入研發,在這個風電技術零配件,制造具有一定實力,但在風電核心部件有很大的差距,那么我們歸納一下我們存在主要問題,我們風電記住主流產品仍然是以引進為模仿為主,基礎領域延伸剛剛開始,我們產業過于迅速,在過去的十幾年基礎研發投入不夠,所以到了這種結果,很多基礎研究沒有跟上,我們知道剛才秦先生講得非常有道理,我們有一些地方應該做一些地方,有些地方有所為有所不為,確實是這樣,在這個從2004年開始,風電技術進入快速發展,不僅僅風力制造有很多介入,國內的各個科研機構也介入風電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