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的收入規模遠遠領先于其他競爭對手,20年日月股份鑄件收入44.5億元,遠遠 領先于第二名的吉鑫科技(18.7億元),20年毛利率將近29%,也大幅領先于吉鑫 科技的21.4%;由于振江股份主要產品為機艙罩、轉子房、定子段等,雙一科技主要 產品為風電機艙罩、風電輪轂罩,產品屬性有一定區別,故毛利率要高于日月股份。
日月股份保持先進產能擴張,市占率預計將繼續上升。根據日月股份的年報,公司 計劃到21年末實現48萬噸/年的產能,到22年末實現60萬噸/年的產能,遙遙領先于 其他的競爭對手,其中包括18萬噸的海裝關鍵鑄件項目,未來還將形成44萬噸/年的 精加工產能,通過看產能的擴張情況,預計未來日月股份的市占率將進一步上升, 規模效應優勢將進一步拉大。
(三)軸承:高壁壘環節,國產突破進行時
技術壁壘較高,風機國產化的最后一塊拼圖。在風電軸承環節,一般一組風電機組 需要主軸軸承1~3套(有的機型也沒有主軸軸承,比如直驅),偏航軸承1套,變槳 軸承3套,一般的,主軸軸承占風機成本的5~10%,一套偏航/變槳占風機成本的5~7%, 不同的機型會有所不同。現在偏航/變槳軸承的國產化率已經較高,而風電主軸軸承 由于工作強度大,對壽命、穩定性等要求較高,故國產化率較低。
全球70%以上市場份額被大型跨國軸承企業所壟斷。根據伍德麥肯茲的資料,舍弗 勒、SKF、MTN、KOYO、Timken、羅特艾德等占據了主要市場,洛軸、瓦軸、新 強聯等市占率不超過10%,國產替代存在較大空間。
洛軸瓦軸布局較全,新強聯引領國產替代。洛軸、瓦軸對主軸軸承、變槳偏航軸承、 發動機軸承、齒輪箱軸承等均有布局;新強聯在主軸軸承方面的國產替代方面較為 領先,20年實現了5.5MW及以上的大功率風電軸承產品對核心客戶的供應并逐步形 成批量,3MW以上的主軸軸承生產線也在穩步推進。
(四)主軸:國產化已經完成,寡頭格局
國產化基本完成,金雷股份與通裕重工雙寡頭格局。國內風機主軸行業的龍頭主要 為金雷股份與通裕重工,20年主軸銷量分別為12.49萬噸、14.29萬噸,形成收入13.83 億元、14.53億元;金雷股份的主軸覆蓋1.5MW~6MW的的陸上機型以及8MW以上的 海風機型,與Vestas、西門子歌美颯、GE、遠景等國內外風機廠商形成良好的的合 作關系;通裕重工主要覆蓋1.5MW~5MW系列的風電主軸,金雷和通裕兩家約占全 球50%左右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