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現象表明,風電產業不僅要有量上的增長,更要有質上的提升。”中國農機協會風能設備分會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相關人士表示,作為風電等新能源,需要一定的市場規模來引導。當然,在保持一定規模新增容量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對現有的裝機容量進行優化。管好已經建成的項目,不斷提高行業技術水平,從而確保風電的有效利用。
中國農機協會風能設備分會上述專家認為,目前風電裝備制造、選址設計、運行管理以及后期維護等環節都有優化提升的空間,需要引導企業把這些潛力挖掘出來。通過市場競爭推動風電開發成本在“十三五”時期進一步大幅下降,提升風電全行業的競爭力。
考驗整機商服務能力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統計,2015年中國前四大整機廠商總裝機容量達到16吉瓦,占全國當年總裝機容量的55%。
招商證券認為,隨著風電上網標桿電價逐步下調,風電運營商將投入更多精力提高風電廠的效率,而非致力增加每年的裝機容量。這將加快設備制造市場的整合,缺乏技術優勢的公司將逐漸退出市場。
一位國內知名風電整機商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僅僅通過銷售風機不可能在未來的市場環境中取得優勢。新增風電市場未來幾年將處于爬坡階段,但存量市場已初具規模。如何為越來越大的存量市場做好服務,將是未來利潤的重要增長點。
在這一趨勢下,湘電風能、華儀電氣、華銳風電等風電整機商去年以來均在風電服務市場特別是運維領域有所發力。
這一跡象在全球風電市場也有體現。近幾個月,丹麥風電巨頭維斯塔斯先后收購了北美運維公司Upwind和德國運維公司Availon。這兩次收購都是圍繞維斯塔斯的盈利性增長戰略,以便于其能夠發揮出運維服務業務的全部潛能,完成從單純出售風電機組到提供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的轉型。此外,德國西門子也正在和西班牙風機制造商歌美颯進行接觸,欲對歌美颯進行并購,以拓展產業鏈和市場空間。
“在新的市場形勢下,如何幫助投運的風電場管理好風電資產,提升風電場整體效益,整機商仍有很多施展的空間,但也對整機商的核心研發能力、服務響應能力提出了挑戰。”上述整機商相關負責人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