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過剩不等于區域過剩
全國范圍內的整機與零部件產能過剩,并不意味著某一特定地區的產能過剩。
以包頭市風機制造產業為例,到2020年,內蒙古將規劃形成1000萬千瓦的風電裝機容量,其中包頭市規劃200萬千瓦,截至目前,華能、華電、國電、中電投等電力公司在包頭投資建設的一批風電項目正在推進,包頭已建成和在建風電項目規模達到100萬千瓦,其中26.2萬千瓦已并網,并網規模占當地電力系統的比重不到1%,發展潛力巨大。
包頭市經委主任王惠明認為,整體說國內風機制造已經供大于求是不確切的,要具體地點具體分析。目前包頭地區整機制造商有金風、華銳與瑞能3家,形成產能的只有金風與瑞能兩家,產量遠不能滿足包頭乃至內蒙古的風場建設規劃。風機與其他產品不同,受運輸限制,整機廠家往往要建在風場周圍,從風機和風電場的匹配關系來看,目前還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
“風機制造的地區布局與產業鏈契合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風機市場銷路。”王惠明告訴記者,依托當地雄厚的機械加工水平,包頭現已有12家風機部件制造廠,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產業鏈,基本形成了風電整機和主軸、葉片、齒輪箱、法蘭、塔筒等風電主要部件的制造體系,預計2009年風電設備制造產業可實現產值150億元。
在風機整機與零部件制造預期產能過剩的形勢下,整合產業鏈,形成與風場資源匹配的區位優勢,或許可以使風機企業在未來的疾風驟雨中,日子過得更加舒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