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低端風機市場產能過剩,惡性競爭嚴重,而海外市場卻不斷增長,使得出海成為國內領先的風機企業的一致訴求。
2012年底,丹麥舉辦的海上風電B2B國際會議上,維斯塔斯首席運營官Jean Marc Lechene再被問及中國風機制造企業如何才能打入歐洲市場時說道:“我想他們首先要做對風機。”
如今丹麥的海上風電主流風機已經朝6MW以上大型風機發展,然而中國企業在大風機的研發能力和制造能力上遠遠落后國外,更不用說缺乏必要的運營數據。
遠景能源戰略和市場部高層告訴記者,目前遠景在海外市場的主推產品還是1.5MW、2.1MW和2.3MW的成熟機型,這些陸上風機主要投放巨大開發潛能的新興市場。但這些出口也很有限,其主要市場還是在國內。
如何走出國門,成為國內風電企業最頭疼的問題。
國外契機
英國第三輪海上風電項目的啟動,是眼下海內外風電企業最大的市場機會之一。
這是一場歐洲風電產業的盛宴。英國第三輪海上風電項目預計在未來十年將對離岸風能領域進行1000億英鎊的投資,到2020年,其海岸線上將樹立起6000座風機,興建發電容量為110億瓦特的離岸風能設施。依靠這些風機提供的電力,蘇格蘭希望在2020年時,其50%的能源和20%的發電都將來自于可再生能源。丹麥也致力于風電的開發。到2020年,丹麥35%的能源供應將來自可再生能源,風電將占其中的一半。按照這個計劃,2013年丹麥將啟動總裝機100萬千瓦的兩個大型海上風電項目的招標工作,在2020年前實現并網運行。
風電產業鏈上的公司都躍躍欲試。最上游的制造端,維斯塔斯已經決心將業務轉移到海上風機的制造上來,其正在研發中的V164海上風電機組的單機功率已經由原來的7MW調整到8MW,計劃于2014年在陸上和海上同時開始測試。
Jean Marc Lechene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1年年底開始,維斯塔斯就啟動名為“A new Vestas”的企業轉型計劃,將維斯塔斯原來的16個業務部門縮減成5個。核心內容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風機制造和服務兩個領域。
反觀國內企業,幾乎沒有能夠參與這一市場的企業。從近年的數據顯示,中國風機制造企業幾乎所有的產品都是供應中國市場,很少有向海外輸出。導致國內風機價格的惡性競爭。國外市場的巨大前景,吸引著中國風機制造和風電運營商走出去。遠景能源是唯一參加海上風電B2B國際會議的中國公司。除了技術上的原因,資金也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