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產業大勢不好,我們也不會好。”9月4日,名都風電負責人都百六告訴記者。
大勢不好受影響的決不僅僅是名都風電。事實上,河南整個風電產業在世界經濟危機之下,都處于寒冬之中,風電項目大都處于停工、半停工狀態,風電零部件生產商處于產能嚴重過剩狀態之中。
風電產業正在痛苦地“去泡沫化”。不過,兩年前風電投資熱潮下各路資本“跑馬圈地”的景象仿佛仍然晃動在人們眼前。
反思風電“大躍進”,并非僅是河南風電投資資本的事情,還是整體產業界應該思考的問題。風電產業之外,同樣處于新能源之中的太陽能產業遭遇相似的問題,這不得不讓人們深思,在新興戰略產業的投資與規劃中,我們的產業投資如何避免同質化問題?
寒冬之下的生存
跌勢仍然看不到頭,悲觀的情緒持續在河南風電界彌漫。
作為河南風力發電機組風輪葉片生產商河南名都風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名都風電)是一家較早進入風電市場的民營企業,其自主研發的產品曾經獲得了市場的認可,頗具市場競爭力。可是,“(風電產業)大形勢這么不好,不僅我們,整個產業都受到很大影響。”名都風電負責人都百六告訴記者,語氣里充滿著無奈。
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軸研科技)與名都風電的市場感受很相似。軸研科技是河南為數不多的能夠生產風電軸承的生產商。不過,市場表現同樣不樂觀。軸研科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風電軸承并不是我們的主導產品,影響不太大。”不過,其重大軸承營銷部人員則不以為然:“市場影響還是挺大的。”
除了葉片與軸承之外,河南風電產業鏈上的制造商還有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電控系統、南陽防爆集團股份有公司(以下簡稱南陽防爆)的發電機等產品,當然還有整機生產商許繼集團。
“沒有不受影響的,特別是整機生產商受到的打擊更大。”一位業內人士直言。
記者采訪許繼集團未果。不過,作為國內第一大整機生產商、又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半年財報給出了整機生產商的經營狀況,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財報顯示,金風科技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4.51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207萬元,同比下降83%,基本每股收益0.01元。這一業績下滑是在去年大幅下滑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延續下滑趨勢的。2011年,金風科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7.88億元,與2010年同比減少27.20%;經營性業務利潤為1.66億元,較2010年減少22.28億元。
“現在的問題是,從趨勢看,風電產業延續了兩年來的跌勢,理應到了行業谷底了,可是在產業過剩與海外市場雙重打擊之下,讓人至少眼下看不到希望。”上述人士不無悲觀地表示。
名都風電的都百六表示:“看形勢吧,沒有訂單了,就停下來。”
走一步,看一步,在風電產業跌勢中,踉蹌地跟著大勢走,成為風電制造商們無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