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上演的《十月圍城》,算是近期的一部好片子,電影描述一群普通百姓保護革命領袖孫中山香港之行,以陳少白為首的護衛團隊上演著一幕幕前赴后繼地以生命換取時間的感人場面。導演陳德森“十年磨一城”,終于磨出了高質量的叫座電影。我們在電影中不僅僅可以欣賞到明星演員們精湛的演技,感受到絲絲入扣的劇情,還有嘆為觀止的、自動自發的完美執行。影片中滲透出的執行力的元素,正是我們團隊執行計劃過程中所要借鑒的。
完美執行所需要的元素:
一、明確的目標
革命領袖孫中山香港之行的目的是與十三省革命代表見面會談,共商各地起義的事宜。”中國日報社長”陳少白等護衛團的目標就是保護孫中山人身安全和保障會議的時間。陳少白明確提出“安全1小時”的目標。
給予我們的啟示:
1、制定目標時,關鍵在于清晰和具體。不管我們的理想多么的偉大、多么的抽象,但在執行層面來看,我們需要可量化的目標。例如我們需要完成的銷售任務是多少。
2、制定目標時,需要將目標進一步細化。就是把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如在這次計劃里,需要有多少人員參與,每個人分擔多少任務,有多少客戶有機會在此期間內進貨……
3、制定目標時,還需要考慮其延續性。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結合。
二、周密的計劃
“商人”李玉堂在安排沿途保護工作時,張開了地圖,對所有人都有明確的分工,誰打旗,誰站在哪里,誰在前,誰在后,對特別路段還有特別要求“要快速通過,不能停留”……
給予我們的啟示:
1、我們在制定計劃時,首先是要明確我們的行動的目的,了解真正的意義。如我們在計劃零售商促銷時,想到的是幫助就是經銷商或二批分流產品,完成銷量;更需要想到如何在零售商層面通過活動占據零售店的貨架、倉庫和資金,在銷售末端排擠競爭品牌,這樣的計劃意義才深遠,由此在執行時,我們將有所側重不同。
2、我們在制定計劃時,不僅僅需要考慮到人員的分配調度,還需要結合市場的變化作具體的部署,甚至需要提前制定第二、三套預備方案。也可以借助一些管理的分析工具來讓整體的考慮更周密,如“魚骨圖”,把人、材、物、方法結合在一起思考,或“PDCA”循環管理法,讓計劃更加顯得系統性。
三、充分的溝通
為達成保護任務,”中國日報社長”陳少白首先是和“商人”李玉堂單獨溝通,“革命就是用我們這一代的犧牲換取重光他們一代的幸福”,爭取了資源;后期是李玉堂在日報社和所有參與人員做總動員,還有陳少白采取抽簽方法來選擇孫中山的替身……
給予我們的啟示:
1、溝通是個說服對方的過程,而且是首先要說服你的老板。你需要把活動項目的目標表達清楚,把周密的計劃陳述給你的老板聽,分析得與失,讓老板感覺到計劃的可行性,只有這樣你才能得到他/她的支持,并獲得人力財力的資源。象影片里陳少白獲得李玉堂3000元資助一樣。當然還需要將活動項目和執行者溝通交流,這環節最主要是傳遞信息,明確分工,鼓舞士氣。
2、溝通還是個雙向達成的過程。你和對方溝通是否成功,關鍵在于雙方是否達成共識。不管是你讓步,還是對方讓步,主要的是你們在溝通中有交流,匯聚不同的意見,完善計劃,減少分歧,為今后的執行奠定成功的基礎。所有溝通時,如何讓對方投入討論中,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借助提問或聆聽等方式吸引對方參與。象影片中,陳少白運用抽簽決定孫中山替身的方式,讓大家認知到此次任務的艱巨和重要性,同時“少爺”李重光能堅定、勇敢地接受執行最困難危險的替身任務。這就是雙向達成的標志。
四、出色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