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王已到垂暮之年,將王位讓給了他的兒子。眾獸前來道賀,他們為表達對新國王的臣服,獻上了自己獵取的最豐美的食物。其中野豬的禮物最為豐富,原因在于在新國王的弟弟很小的時候野豬爸爸曾經將它誤傷,這件事情整個森林王國眾獸皆知。
新的虎王憑借自己的智慧與膽魄,短短幾年將森林治理的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眾獸也是膘肥體壯,皮毛豐美。森林里少了殺戮,多了寬容,少了爭奪,多了分享。虎王“包容與和諧”的理念深入獸心。
但是唯有野豬一家破巢斷壁,骨瘦如柴。因為虎王的弟弟討厭自己頭上的象征王威的“王”字上面的那塊傷疤,現在看上去更像個“土”字,這正是野豬爸爸當年干的好事。虎王也覺得這給它這個國王丟了不少臉,為此虎王分配給野豬一家的領地是最小的,食物是最少的,而供奉確是最多的。
饑寒交迫中,野豬爸爸終于在悔恨中死去。葬禮上只有身患絕癥的老牛前來悼哀,其他動物誰都不愿意和這倒霉的野豬家扯上什么關系,唯恐給自己帶來麻煩。
不久老牛病重死掉了,但大家都認為老牛的死遠遠沒有那么簡單。
一群小動物們聚會討論為什么野豬家和老牛那么可憐,大家七嘴八舌說出來很多版本的理由,但最后大家達成一致意見,那就是不能和野豬家有什么來往。
年復一年大家似乎再也不會提起野豬。小動物們幾乎不知道當年發生過什么,但是它們從出生就知道必須遠離野豬。
管理啟示:家族企業文化的形成和企業發展的歷程息息相關,和企業創建時的團隊成員的價值趨向密切相關。多數家族企業寫到《企業文化手冊》里的文化理念往往是這個家族正向的價值趨向,但是這不會是整個企業文化的全部,因為家族企業權利配給、資源分配等不合理,企業家族成員們負面的價值趨向形成的負面文化往往更能主導員工的行為和價值觀。而家族企業領袖與家族成員的利益是相關的,往往也會漠視或默認這種負面文化的形成和傳承。
野豬爸爸死去以后,小野豬無奈的開始它的流浪生活,饑寒、孤獨、冷漠伴隨著它一路。一個寒冷的清晨它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發現了一群沒有獠牙但與自己長相十分相似的家伙,它看到這幫家伙歡天喜地的圍著一個大木盆美美的吃了一頓后滿足的散去,在饑餓的驅使下它走到了木盆旁,里面還有些殘羹冷炙,這些食物吃起來雖然不那么鮮美,但這是它有記憶以來難得的一個可以吃飽的早晨。一連幾天它每天早晚都能或多或少的從那個木盆里享用一些食物,它還注意到每天定時有人給這些家伙供應食物,晚上這些家伙也能在遮風避雪的地方安靜的睡覺。而且它覺得這幫家伙似乎并沒有那么可惡,沒有誰打算主動攻擊他,但它的經歷提醒它要時刻準備保護自己或者去攻擊這些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