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今年第6號臺風“韋帕”進入北部灣,受此影響,廣西防城港海上風電示范項目A場址實測瞬時風速最高達45.81米/秒,10分鐘平均風速達31.07米/秒,安裝在此的10臺中船科技H23X平臺海上風電機組又一次扛住臺風考驗,還在臺風期間 “大快朵頤”,充分吸收其能量,發電超280萬千瓦時,展現出了機組優異的發電性能。
廣西防城港海上風電示范項目A場址是中船科技在廣西的首個海上風電項目,該風場為混裝風場,中船科技10臺機組于2024年8月完成吊裝,9月全容量并網,12月通過240小時試運行預驗收,是第一家通過預驗收進入質保期的整機商。

去年9月,在該風電場未全容量并網之際就遭遇超強臺風“摩羯”的“狙擊”,首次亮相的它們絲毫不懼,憑借其秉承企業10余年海上風電機組優異的抗臺技術基因、精益制造的可靠品質和智慧的運維管理,在“摩羯”帶來的超過風場五十年一遇極限風速下,不僅通關臺風大考,還在其高風速環境下發電超100萬千瓦時。

繼正面硬剛“摩羯”后,今年第二次迎戰臺風考驗,中船科技運維團隊更加游刃有余地從容面對。項目部從“韋帕”預測會經過北部灣就開始準備,7月18日,項目安排人員出海對所有機組按照抗臺方案執行臺風前的檢查,并執行抗臺測試,全部測試通過。同時對運維船舶等情況進行檢查,保障臺風后能第一時間出海。
7月20日,項目部安排運維人員到陸上升壓站24小時值班,通過SCADA遠程數據密切監控項目機組的運行狀況,及時做好動態調整,保障機組在安全前提下,及時退出抗臺模式,并在風速降低到滿足啟機條件時,第一時間啟機并網,以最好的狀態借勢臺風,吞風吐電,為業主創造更高的發電量。

作為國內海上風電的先行者和引領者,未來,中船科技將始終堅持對技術的執著追求、對產品經濟性和可靠性的高度重視,以自身海上風電先發優勢為基礎,不斷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同時以“海上風電+”融合發展和產業鏈協同發力的理念,積極推進藍色海洋經濟綜合體建設等,譜寫藍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