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隨著穆棱十文字二期49.5MW等容量改造升級風電項目成功并網,華電黑龍江區域穆棱76.5MW等容量改造升級風電項目正式畫上圓滿句號!這一時刻,不僅標志著黑龍江省首批等容量改造升級核準項目、首個等容量改造升級并網項目的完美收官,更讓這片曾見證老舊風機運轉的土地,煥發出清潔能源的全新活力。

從“小葉片”到“大風車”,改造升級煥發風場“新生機”

時間倒回十幾年前,穆棱風電場的“老伙計們”已漸漸“力不從心”:一期單機容量1.3MW,輪轂高度60米、葉片長29米,二期單機容量1.5MW。輪轂高度70米、葉片長34米,設備老化讓發電效率和穩定性大打折扣,很難跟上新時代能源發展的腳步。
如今,改造后的風電場徹底“改頭換面”:一期換上3臺9MW風機,二期迎來1臺9.5MW風機和4臺省內單機容量最大的10MW風機——輪轂高度躍升至140米,葉片長達112米!“個頭”翻倍的同時,掃風面積更廣、捕風能力更強,將更多風能轉化為清潔電力。
拆舊供新無間斷 賦能提質增效促發展

在優化資產結構的同時,統籌謀劃實現項目改造效益最大化,力促年度提質增效工作走深走實。項目成功實現了基建工程與生產運行的齊頭并進,面對一期風電場設施拆除的關鍵任務,為確保毗鄰的二期風機持續穩定運行、保障發電效益不受絲毫影響,項目團隊創新性地引入了10kV移動式開閉倉設備。這一集約化、智能化的解決方案,如同搭建了一座臨時的電力“立交橋”,在拆除原有供電線路的同時,無縫切換并承擔起為二期風機供電的重任,徹底規避了因施工導致的非計劃停機發電損失。
降耗減排優結構 龍江添綠亮底色

項目投運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1.2萬噸,減少CO?排放量約28萬噸、SO?排放量約0.2萬噸。這組數字背后,是華電黑龍江區域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為區域能源結構優化添磚加瓦,讓綠色低碳發展的底色更鮮明。
不止是項目收官,更是清潔能源升級的“龍江經驗”

作為黑龍江省風電等容量升級改造的“先行者”,此次穆棱風電等容量改造升級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為華電黑龍江區域乃至全省老舊風電場改造升級探索了寶貴路徑、積累了“華電經驗”,更彰顯了華電作為央企在推動能源革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責任與擔當。



在上級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公司以“四力四推”黨建工程創一流為抓手,深入踐行華電奮進文化,始終把“綠色”初心融入項目建設全流程,從方案設計到并網發電,每一步都凝聚著攻堅克難的決心。站在新的起點,華電黑龍江區域將繼續以綠色發展為引領,銳意進取,為助力龍江全面振興、建設美麗中國貢獻更強勁的“華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