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培育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生態
打造“海南制造”重要名片
儋州洋浦圍繞“一園兩基地”區位布局
奮力推進風電裝備制造業發展
建設海南西部海上風電產業園
助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本期《儋洋共潮生》
帶您一起關注風電產業
如何向著千億級產業集群進發
2021年底,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的《海南省風電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海南省風電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總體空間布局,海南省將統籌推進“一園兩基地”建設,立足西部地區資源、區位、產業基礎等優勢,推進儋州洋浦、東方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兩位一體”協調發展,支持兩地融合共建,打造海南西部海上風電產業園。
大力發展海上風電,是海南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在雙碳目標下,海南全力推進清潔能源島建設,構建以新型電力系統為動力,帶動國內新能源快速發展,其中海上風電以發電效率高、不占用土地資源等優點,成為風電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儋州洋浦根據產業規劃要求,加大海上風電裝備產業招商力度,打造千億級產業鏈集群。未來的自貿港,又將多一張海南制造新名片。
01、申能電氣風電新能源裝備項目即將投產
風電設備個頭大,對道路和碼頭條件要求高,洋浦良好的港口條件,便于大型風電設備進出,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的建設,更是吸引企業進駐的重要原因。
“一般來說海上風電它會需要5千噸到2萬噸級不等的碼頭,不是每一個地方都能夠具備這么好的岸線,這么好的碼頭條件以及臨港的工業用地,洋浦都能保障。同時儋州洋浦在神北一港池拿出了幾百米的岸線,單獨規劃了作為海上風電產業行業專用碼頭。”
洋浦申能電氣風電新能源裝備項目是今年第一批開工的項目,總投資10億元,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規劃用地100畝,建設內容為海上風電整機智能制造,年產能200臺整機,可滿足約25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
目前項目完成90%,預計于12月首臺機組下線。在未來達產后,項目除了滿足本島的需求外,將洋浦作為橋頭堡,面向東南亞進行出口,不斷擴大海外市場。
“我們在過后的5年之內,也會走出國內,去跟國外的像維斯塔斯、西門子等,進行海外的市場的一個爭奪。”
十四五期間,海南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將堅持立足本省市場,面向環北部灣、東南亞加大出口,形成“內外并重”的市場格局,加快培育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提升產業創新能力。
02、海南洋浦海上風電產業園項目有序推進中
隨著申能電氣風電新能源裝備產業園項目即將進入投產階段,其它風電項目也紛紛有了新的進展,大唐海南儋州12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獲批、江蘇海力年產200套海上高端裝備制造出口基地項目簽約落戶洋浦,儋州洋浦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欣欣向榮。
海南洋浦海上風電產業園由中國大唐、東方電氣、中國電建三大央企聯合打造,主要包括海上風電裝備制造、風電、氫能、海洋牧場、綜合能源等高端產業的投資開發。
產業園區總投資達48億元,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24億元,項目預計于2023年6月實現首臺風機下線,2024年6月實現達產。
“海上風電對降碳減排這個效果是非常明顯的,以我們大唐海南儋州12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為例,我們每年節約標煤110萬噸,同比我們減排二氧化碳將近286萬噸左右。”
儋州洋浦以建設清潔能源島為統領,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推進風電整機裝備產業發展的同時,以整機集成制造為主導,著力發展葉片、電控系統、軸承等主要零部件制造,不斷實現全產業鏈發展,助力儋州洋浦培育新發展動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打造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第三極發揮積極作用。
“我們抓住了整個風電產業裝備制造的各個關鍵的節點和組成部分,爭取就是把比較重要的幾個節點項目全部配齊,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只有實現了全產業鏈,才能實現成本最低化,只有我的成本最低,我才能實現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在洋浦走向世界”
未來,儋州洋浦將按照“立足洋浦、服務海南、輻射東南亞、面向全球”的發展思路,攜手打造洋浦海上風電產業園區和高端出口型海上風電產業集群,爭取到2025年,助力西部海上風電產業園形成風電裝備產業集群,全產業鏈實現產值550億元,力爭“十五五”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