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下降能夠讓上網電價變得更低,這是我國風電行業能夠實現平價上網的關鍵因素。”
今年以來,風電整機商打響“價格戰”,風機招標價格屢創新低,陸上機組價格從2020年第一季度的4000元/千瓦,俯沖至2000元/千瓦左右。有業內人士認為,整機商的低價競爭,并不是惡性競爭,而是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降低。
目前風機價格下降的原因來自兩方面。“第一是技術進步,機組大型化、發電效率提高是根本因素;第二是市場釋放,去年的搶裝將市場盤子進一步拉大,規模效應顯現,讓成本有了下降空間。”
作為深圳高新技術企業的眾城卓越,研發始終是其最主要的核心競爭力,目前眾城卓越的200余名員工中,研發人員的比例約占到70%,它擁有一支由博士、碩士組成的研發隊伍,以及行業內頂尖的工程技術人員。為持續提升公司技術水平及產品競爭力,眾城卓越還與國內著名的大學建立了產學研結合的緊密合作關系。
有了這樣強硬的技術實力作支撐,眾城卓越的產品開發節奏顯得井然有序。總經理閻學森對此提到:“一直以來,眾城卓越都在沿著‘三代’的概念來布局產品。什么是‘三代’?就是主力銷售一代,產品負責提供現金流;開發一代,產品開發目標明確,開發完成就立即推向市場;預研一代,保證產品不斷滾動,不斷更新。”
整機價格的下降,是行業應對平價時代的自我驅動行為,整機商希望獲取更多訂單。市場和成本壓力倒逼風電機組技術快速迭代。未來風機價格下探是必然的,因為這是產業市場的需要。在這個供應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把技術要點放在如何為客戶端提供更有價值增值的產品服務上,并通過技術創新達到降低成本。
對于風電產業而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難的時代,進入‘十四五’的第一年,也是雙碳目標提出的第一年,國家賦予風電行業在“碳達峰、碳中和”中所承擔的重任,而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無數風電產業從業者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