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銳風電上市首日即遭破發(fā),此后股價一路走低,截至今年3月15日收盤,僅為2.18元/股。除了2015年12月停牌至今的*ST新億,華銳風電已成為A股市場股價最低的上市公司。
華銳風電上市首日即遭破發(fā),此后股價一路走低,截至今年3月15日收盤,僅為2.18元/股。除了2015年12月停牌至今的*ST新億,華銳風電已成為A股市場股價最低的上市公司。
官司纏身的華銳風電,新的訴訟還在不斷增加。
據(jù)吉鑫科技3月15日披露,因與華銳風電存在買賣合同糾紛,吉鑫科技向北京市海淀區(qū)法院提起六項訴訟,涉案金額9325.76萬元,已于3月9日被受理。
吉鑫科技稱,自2008年起,其與華銳風電簽訂了數(shù)份機電產(chǎn)品外部協(xié)作合同,并依據(jù)指示分別將產(chǎn)品運輸至華銳風電及其子公司處,截至2016年6月30日,華銳風電尚欠貨款累計8624.67萬元。同時,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吉鑫科技依據(jù)華銳風電要求生產(chǎn)了價值 701.09萬元的產(chǎn)品,但華銳風電拒不履行提貨義務且不給付相應價款。
“我們還沒了解到這個情況,本身這個金額也沒達到我們的披露標準,但現(xiàn)在對方披露了,我們得問一下監(jiān)管部門是否也需要披露。”華銳風電工作人員3月15日下午對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記者說。
上市6年虧損超百億
除了吉鑫科技剛剛提起的訴訟,據(jù)華銳風電2016年三季報,其涉及的訴訟仲裁事項多達14項,并且在三季報披露之后,其訴訟仲裁事項還在增加。
就在今年2月13日,華銳風電公告稱,意大利兩客戶公司以合同違約為由向國際商會仲裁院提出仲裁申請,仲裁涉案金額共約4365.25萬歐元。
根據(jù)公告,意大利兩客戶公司曾于2012年期間陸續(xù)與華銳風電簽訂供貨合同、服務和維護協(xié)議等合同,2015年又簽訂了補充協(xié)議。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對方認為華銳風電供應的風機及其部件未達要求,致其蒙受損失,因此以合同違約為由提出仲裁申請。
對此,華銳風電表示,將積極應對,利用法律武器捍衛(wèi)合法權益。
“目前此案還沒有新的進展。”前述華銳風電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記者。
但一邊被索賠和追償債務,另一邊華銳風電自身的債權卻得不到保障。
按照2016年12月13日披露的信息,甘肅中電酒泉第三風力發(fā)電有限公司曾向華銳風電購買134臺低溫風電機組,總價款為121610.3萬元,之后調整為108298.8萬元,但華銳風電向對方交付全部機組并自2010年11月均投入了運行,對方卻僅支付了合同價款的82.54%,尚有18913.96萬元拒不支付。
為此,華銳風電于2016年12月向上海國際經(jīng)濟貿(mào)易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之后雙方在今年2月達成協(xié)議,華銳風電同意對方未付款項中扣除7000萬元作為給甘肅中電的折扣,對方所欠的剩余款項11913.96萬元在30日內(nèi)一次性支付給華銳風電。
如此一來,該事項對華銳風電2016年度凈損益的影響約為負3500萬元。
而此前的1月24日,華銳風電已披露,經(jīng)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6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8156.69萬元左右,并表示,由于連續(xù)兩年虧損,披露2016年年度報告后,公司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特別處理。
“這將是公司自2011年上市以來第二次被*ST。”上述華銳風電工作人員說。
但對于如此巨虧,亦令人感到疑惑不解,因為2016年前三季度,華銳風電的虧損額度為66069.8萬元,這表明其2016年第四季度發(fā)生的虧損高達222086.89萬元。
“最后一個季度的虧損是前面三個季度的3倍多,可能公司認為既然無法扭虧,就索性將虧損提前處理,以便于2017年輕裝上陣。”有市場人士如此認為。
對此問題,上述華銳風電工作人員未予置評。華銳風電在回復上交所問詢時,竟然也表示“公司生產(chǎn)經(jīng)營一切正常”。
公開資料還顯示,華銳風電上市6年來,只有2011年和2014年分別盈利77572.12萬元與8073.28萬元,其余年份均為虧損,包括2016年在內(nèi)的4個年度合計虧損額達到116.81億元。
而華銳風電2011年的業(yè)績亦存在粉飾,據(jù)證監(jiān)會調查,華銳風電通過偽造單據(jù)等方式提前確認收入,虛增利潤總額27786.14萬元,占2011年利潤總額的37.58%。
大股東減持進行時
上市6年扣除盈利部分后虧損超過百億元的華銳風電,還曾是“圈錢”大戶。
公開資料表明,華銳風電首發(fā)上市的每股發(fā)行價為90元,募資凈額高達932002.8萬元。
但制造如此炙手可熱現(xiàn)象的華銳風電,上市首日即遭破發(fā),此后股價一路走低,截至今年3月15日收盤,僅為2.18元/股。除了2015年12月停牌至今的*ST新億(600145.SH),華銳風電已成為A股市場股價最低的上市公司。
即便如此,華銳風電的股東也在奪路出逃。
據(jù)公告,2016年12月26日和27 日,西藏新盟通過大宗交易系統(tǒng)累計減持華銳風電11847.01萬股,持股下降至4.999998%;幾乎在同一時間,遠質投資也通過大宗交易累計減持17847萬股,持股下降至5%。這兩者減持套現(xiàn)的均價,分別為2.52元/股和2.38元/股,并皆表示將可能繼續(xù)減持其所持的華銳風電股份。
更有甚者,華銳風電第一大股東萍鄉(xiāng)富海,于2016年12月26 日、28日和29日累計減持華銳風電30153萬股,減持價格區(qū)間為2.2元/股至2.52元/股,所持股份從占華銳風電總股本的19.853802%下降至14.853802%。
萍鄉(xiāng)富海還稱,將在六個月內(nèi)通過大宗交易或協(xié)議轉讓的方式減持所有剩余股份,但由于其與華銳風電部分股東之間存在未決訴訟,涉訴部分的30631.01萬股將于訴訟結束后再做減持,而其目前可上市流通的為占華銳風電總股本9.774537%的58946.32萬股。
“如果持股在5%以下再進行減持,就不會通知我們,持股5%以上的減持會按規(guī)定公告。”對于目前上述股東是否已經(jīng)繼續(xù)減持的問題,前述華銳風電工作人員如此向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記者表示。
萍鄉(xiāng)富海準備清倉華銳風電,從而導致持股為16.862999%大連重工(002204,股吧)起重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大連重工)由此晉升為華銳風電第一大股東。
對于大連重工的上位,華銳風電的公告稱之為“被動”。但隨后,大連重工提名的董事馬忠被選舉為華銳風電副董事長,并接替徐東福成為華銳風電總裁。
而華銳風電目前的董事長還是萍鄉(xiāng)富海委派代表肖群,按照萍鄉(xiāng)富海的清倉計劃,肖群退出華銳風電也只是時間問題。
“未來董事長是否更換,要看股東的安排,”上述華銳風電工作人員稱,“公司現(xiàn)在有了新的大股東和總裁,我們也希望公司跟大連重工有更緊密的合作。”
華銳風電公告亦稱,大連重工目前沒有改變?nèi)A銳風電主營業(yè)務、進行資產(chǎn)進行重組等事項的明確計劃,如果根據(jù)華銳風電實際情況需要進行調整,將嚴格履行相應的程序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