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互聯網是繼“一帶一路”之后,我國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議,是對傳統能源發展觀的歷史超越和重大創新。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引擎。目前,我國已經完全具備主導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條件基礎。在今年的兩會上,有關“全球能源互聯網”的話題也得到了代表們的關注。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 支撐“一帶一路”戰略發展
去年,我國提出了“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的國家戰略。而在今年的兩會上,有關“全球能源互聯網”的話題也得到了代表們的關注。
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工信委主任李朝興指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繼“一帶一路”之后,我國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議,是對傳統能源發展觀的歷史超越和重大創新。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引擎。目前,我國已經完全具備主導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條件基礎。預計2016~2030年我國清潔能源及相關電網每年投資達8200億元,年均可拉動GDP增長約0.6個百分點。
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邵志清指出,由于能源分布不均衡,能源供需分離程度不斷加深,全球能源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從未來能源供需格局來看,“一極一道”清潔能源非常豐富,是全球清潔能源開發的重要戰略基地,需要依托特高壓電網遠距離輸送至歐美亞太等能源消費中心,實現安全、經濟、高效的開發利用。
結合全世界情況來看,要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根本出路是要加快推進以清潔、低碳、高效為特征的能源革命,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在全球范圍開發、配置和利用清潔能源,開辟安全、清潔、高效的能源可持續發展之路,推動能源生產清潔化、消費電氣化、配置全球化。
未來“電為中心”是能源發展的大趨勢
新世紀以來,以清潔低碳為特征的新一輪能源變革正在蓬勃興起。據統計,2000~2014年,全球風電、太陽能發電年均分別增長26%、45%,遠遠超過煤炭3.6%、石油1.2%、天然氣2.5%的增速。但全球清潔能源資源分布不均衡,資源富集地區大部分地廣人稀,遠離負荷中心,要實現大規模開發利用,必須構建全球能源優化配置的平臺,即全球能源互聯網,使其成為“中國主導、世界參與”共同應對人類氣候變化的重要平臺。
李朝興認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一帶一路”戰略的創新發展。從戰略層面看,全球能源互聯網構想與“一帶一路”戰略高度契合,將在互聯互通、能源安全、經貿往來等方面對“一帶一路”形成強力支撐,為實施“一帶一路”戰略賦予了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國家力量。因此,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既是貫徹“一帶一路”構想的重要舉措,也是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升和發展,必將有力促進各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加快“一帶一路”建設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