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五年多下來,到2014年,遠景的裝機進入國內前三,遠景速度成為了當時業界的一個重要談資,并為傳統能源行業如何嫁接互聯網基因提供了可行的案例。
講這個故事,是想表達,中國風電的下一個五年,“不一樣”的玩法很重要。
比如直驅永磁和雙饋風機該如何迭代?下一個五年,或者未來的風機將有怎樣的主流技術機型?整機功率越來越大,風機越來越重,葉片越來越長,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前兩天看了一條新聞,又和遠景能源有關,新聞說,全球最大的科研創新框架計劃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決定資助遠景能源主導研發的EcoSwing超導風機,資助1億元人民幣。
這條新聞透露了兩條主要信息:一是與傳統的直驅發電機相比,該風機在輸出相同轉矩下,重量可以減輕40%以上,這使整個機艙的重量減輕25%,而且也會成比例地減少其他原材料的用量,而且幾乎不使用稀土,風電度電成本有望下降30%。二是該風機功率只有3.6MW,遠低于其他超導風機的功率。
而從這條新聞中,我讀出的則是另外的信息,一是,現在國內外多家企業啟動了超導風機的研發,這是否意味著新的風電技術時代來臨?第二,如果度電成本能顯著降低,是否意味著風電平價上網時代很快就會來臨?也就是說,風電成為更主力電源的時代很快就會掀起能源革命的風暴?
這其中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超導風機何時能夠量產?合適能夠實現成本降低30%。
日前,遠景能源董事長張雷在接受《能源與環保》采訪時表示,這一切,會在兩年內給出答案。
好吧,我其實想說,中國的風電時代或許已經可期,中國風電的下一個五年也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