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能源咨詢機構伍德麥肯茲近期發布的《美國風能監測報告》顯示,美國風電產業在2024年陷入階段性低谷。全年新增風電裝機總量5.2吉瓦,較2023年下降38%,創下自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3.9吉瓦,海上風電僅實現101兆瓦并網,而陸上技改項目貢獻了1.3吉瓦增量。這一數據反映出,在政策環境變化、經濟壓力加劇的背景下,美國風電行業正經歷深度調整。
陸上風電:裝機量低谷與未來反彈預期
作為美國風電產業的支柱,陸上風電在2024年遭遇明顯降溫。3.9吉瓦的新增裝機量較2020年峰值時期縮水68%,但設備制造商競爭格局保持穩定。GE Vernova以56%的市場份額維持領先地位,維斯塔斯(40%)和西門子歌美颯(4%)分列第2、3位。這種“一超多強”的市場格局已持續5年,反映出頭部企業對政策周期的強大適應能力。
政策調整帶來的影響正在顯現。2022年修訂的生產稅收抵免政策將補貼范圍擴大至技改項目,這直接刺激了2024年1.3吉瓦技改裝機的實現。位于得克薩斯州的Coyote Wind Farm通過更換18臺老舊機組,在保持場地不變的情況下將發電量提升40%,成為技改項目的典型案例。但新政策規定,2025年后申請的技改項目需滿足50%以上組件本土化要求,這給開發商帶來了新的成本壓力。
在建項目進展顯示行業韌性。目前全美有24個陸上風電項目處于施工階段,總規模10.8吉瓦,預計2027年前陸續并網。其中位于俄克拉何馬州的Traverse Wind Farm已完成70%的吊裝工作,項目方采用分階段并網策略以應對補貼政策變化。但新項目審批速度明顯放緩,2024年第三季度新獲準項目僅327兆瓦,較2023年同期減少57%。
政策執行層面的挑戰日益突出。聯邦土地管理局暫停新項目審批的決定已影響12個州的開發計劃,涉及裝機容量約2.4吉瓦。蒙大拿州原定2024年開工的Two Dot Wind項目因審批延遲被迫推遲至2026年,開發商表示土地租賃費用上漲和環保評估流程延長使項目成本增加12%。中西部風電聯盟的調查顯示,34%的開發商將項目延期歸因于行政流程復雜化。
海上風電:在政策波動中艱難前行
海上風電市場預計將在2025年迎來增長,裝機量或將從2024年的101兆瓦提升至900兆瓦。但受近期行政令影響,多個項目被迫擱置,導致5年預期裝機量下調1.8吉瓦。東海岸多個大型項目的停滯反映出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新政府暫停了聯邦水域的租賃審批,導致原定2024年招標的墨西哥灣2個區塊延期。
項目推進面臨多重阻礙。新澤西州規劃中的Atlantic Shores項目雖已獲得州政府支持,但因聯邦層面的海洋生物保護新規被迫修改設計方案,單機容量從15兆瓦下調至13兆瓦,導致總裝機量減少18%。馬里蘭州Skipjack Wind 2項目則因電纜鋪設許可延遲,將并網時間從2026年推遲至2028年。這些案例顯示,聯邦與地方政策的協調問題正成為制約發展的關鍵因素。
供應鏈建設滯后加劇困境。根據美國海上風電協會數據,本土化采購要求使項目成本增加25%至30%。弗吉尼亞州Dominion Energy的CVOW項目因無法按時獲得國產單樁基礎,不得不從西班牙臨時采購部件,導致建設成本超支4.2億美元。這種狀況促使開發商調整策略——紐約州3個海上風電項目已聯合發起零部件集中采購計劃,試圖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
潛在轉機正在醞釀。盡管短期遇挫,海上風電長期規劃仍保持增長預期。2025年預計將有900兆瓦項目并網,主要來自紐約South Fork Wind的后期機組投運。馬薩諸塞州通過州立法設立2.4億美元的海上風電供應鏈基金,計劃在2026年前實現塔筒、葉片等部件的本土化生產。這些舉措若能有效落地,或支撐行業發展。
市場前景:在市場分化與不確定性中尋找平衡
綜合預測顯示,2024—2029年間美國將新增33吉瓦陸上風電、6.6吉瓦海上風電及5.5吉瓦技改項目。但相較于2024年75.8吉瓦的5年預期,最新預測大幅下調40%,反映出行業面臨的系統性風險。聯邦公務員編制縮減計劃已導致項目審批周期延長30%,環保評估流程較往年增加45個工作日,這些行政效率的變化正在重塑行業生態。
經濟可行性面臨重新評估。生產稅收抵免政策的適用范圍調整,使得14%的在建項目面臨補貼縮水風險。俄勒岡州Shepherds Flat技改項目因不符合新的本土化比例要求,可能損失30%的預期補貼。這種情況促使開發商轉向混合融資模式——堪薩斯州新公布的Breezy Plains項目首次嘗試“綠債+購電協議”組合,將電力買家從傳統公用事業公司擴展至數據中心運營商。
電網瓶頸成為顯性制約。ERCOT(得克薩斯州電力可靠性委員會)數據顯示,該州有1.2吉瓦已建成風電項目因輸電容量不足無法滿負荷運行。中西部風電開發商的調研表明,23%的延遲并網項目與電網接入審批直接相關。這種狀況催生了新的商業模式,明尼蘇達州某開發商通過收購退役火電廠址改建變電站,將并網等待時間從34個月縮短至19個月。
技術演進呈現保守態勢。2024年新增陸上風電機組平均單機容量3.2兆瓦,較3年前僅提升7%,遠低于同期歐洲市場15%的增幅。這種技術路線的選擇既受制于本土供應鏈能力——GE Vernova的4.8兆瓦機型關鍵部件仍依賴進口,也反映出開發商對政策穩定性的擔憂。行業觀察家指出,當政策風險加劇時,企業更傾向選擇成熟技術而非創新方案。
市場分化催生新機遇。在大型項目受阻的背景下,社區風電和小型技改項目呈現活躍態勢。艾奧瓦州通過立法允許農場主聯合開發10兆瓦以下風電項目,2024年此類分布式裝機達217兆瓦,同比增長83%。中國企業在技改服務領域獲得突破,金風科技與北美運營商簽訂的2.3億美元訂單涉及132臺機組升級,采用預制化改造方案將施工周期縮短40%。
當前,美國風電市場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伍德麥肯茲預測,2025年陸上風電裝機有望回升至6.3吉瓦,但這取決于三季度政策環境的明朗化。海上風電的突破則需要聯邦與州政府形成政策合力,特別是在本土供應鏈建設和審批流程優化方面。對于全球觀察者而言,這個波動中的市場不僅折射出能源轉型的復雜性,也為理解政策與產業互動提供了現實樣本——當補貼驅動模式遭遇政治周期挑戰,行業必將轉向更市場化的生存邏輯。